一、综述
2023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奋勇前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环境质量
(一)环境空气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过去一年,天津经开区顶住了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疫后生产生活恢复排放增加等多重压力,大气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SO2、CO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PM2.5年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与疫情三年平均值相比,2023年PM2.5浓度降低2微克/立方米,与2019年相比改善20%。扣除沙尘导致超标天数后,优良天数258天,优良天数比率70.7%。重污染天数7天。
(二)水环境质量
入海河流水质共涉及四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其中蓟运河防潮闸断面、塘汉公路桥断面和海河大闸断面为国家考核断面,东排明渠入海口断面为天津市考核断面。永定新河塘汉公路桥、蓟运河防潮闸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Ⅳ类,东排明渠、海河大闸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Ⅴ类。排海污水达标率95.2%,排海雨水达标率97.6%。
(三)声环境质量
开展区域噪声监测(昼间),平均值51.6分贝,总体水平评价为“较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昼间),路段长度加权平均值67.9分贝,总体水平评价为“好”。
三、环境管理
(一)环境准入
依法完成环评报告书(表)审批143件(含环函4件);完成各类排污许可证审核181家次;承接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6件(含海洋环评5件、固废转移71件)。排污许可证发证质量核查15家,发现问题8个,全部整改完成。
(二)环境监察
构建条块结合、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模式,借助便携式FID、走航监测、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共检查企业102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242人次。下达处罚决定书25份,累计罚款150余万元。
(三)环境监测
开展地表水监测140点位次、地下水监测15个点位次、声环境监测136点位次。开展污染源监测180家次,其中废水124家次、废气48家次、噪声8家次。
重点开展在线监测设备比对工作,涉及废水及锅炉烟气设备18家、35台套,废气设备22家、排气筒43个。开展标准样品比对92家、238台套,企业自行监测检查14家。
(四)污染防治
经开区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经开区自主设定工程任务56项、管理任务75项。精细化开展空气质量保障联动管控,严格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开展秋冬季百日攻坚行动,共启动不利气象应对13次,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4次、黄色预警1次。组织编制工业源减排清单496家,开展绩效评级212家;完善锅炉企业清单94家;组织异味企业排查整改10家;组织企业集中更换活性炭39家;开展走航监测31次;路检柴油车1128辆次,交由交管部门处罚1辆次;用车大户入户检测196辆次;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31台次;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查18站次,抽测加油枪气液比96次;网格员巡查派遣案卷8000余件,百日攻坚期间督办整改扬尘突出问题283件。抽检加油站5家,抽检成品油相关产品8批次,抽检车用尿素生产企业1家1批次。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经开区自主设定工程任务12项。完成增殖放流海洋生物1040万只、黑臭水体排查、汛期前雨水管网(井)清掏任务。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经开区自主设定管理任务21项。积极推进 “无废企业”创建,完成1家“无废企业”和10家“无废企业”试点认定工作。防范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完成13个地块场调报告评审。完成680家企业1500余次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审核,生成电子联单46000余份。
(五)群众关切
聚焦群众关切,采取特殊阶段预防式执法与案件集中查处,顺利完成区域异味信访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重点区域异味信访件下降55.4%。
(六)宣教服务
“六五”环境日共完成“碳普惠你我同行”“中学生科普环境监测”“绿色低碳工业游”“送异味治理政策”等8项“六五”主题活动,中国环境报、天津日报、滨海电视台、学习强国、抖音等媒体及各级公众号共报道28项次。持续开展高质量企业宣教,共完成对企普法培训36场。
(七)智慧环保建设
目前,平台汇聚各类生态环境相关数据超过2.9亿条,各类文件超过3.2万个,数据总量超过1TB。数据巡查全年发现问题2000余条,全部完成整改。泰达智慧环保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测评。
四、环境政策
落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全年7个环保鼓励项目通过审核,涉及经开区资金补贴38万元。全年累计下达中央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33万元。
五、园区绿色低碳转型
入选联合国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50强;入选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基本完成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作;与WWF北京代表处签署水管理创新战略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