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开发区创新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依据《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办法(2022年版)》,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采用2022年度数据)。日前,该评价结果公布。全市共16家开发区参评,包括10家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和6家市级经济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在参评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综合评估、参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融、参评开发区进出口总额等三项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2023年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综合排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天津港保税区 |
3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
5 |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
6 |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
7 |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
8 |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 |
9 | 中新天津生态城 |
10 |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 |
市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津南经济开发区 |
2 | 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 |
3 | 天津蓟州区经济开发区 |
4 | 天津武清福源经济开发区 |
5 | 天津大港经济开发区 |
6 | 天津宁河经济开发区 |
参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前5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 | 天津港保税区 |
4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
5 | 中新天津生态城 |
参评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前5名
序号 | 开发区名称 |
1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 天津港保税区 |
3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 |
4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 |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
本次评价结果显示,16家开发区用不到天津1/1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2.5%的地区生产总值、58.2%的工业增加值,完成了全市90.7%的实际使用外资和80.3%的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放带动作用明显
2022年,全部参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6%,快于全市7.2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为90.7%,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实现翻倍增长。进出口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占全市比重连续多年保持80%以上。
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
2022年,全部参评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为42.5%,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为58.2%,税收收入占全市比重为46.4%,亩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度提高1.8万元/亩。
科技创新活力增强
截至2022年末,参评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上年度增加716家,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一半。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数量较上年度增加36家。新增上市企业(不含新三板、境外上市企业)5家,上市企业总量占全市比重为81.4%。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2022年,参评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统筹协调持续强化
截至2022年末,参评开发区共设立114个市级及以上特色功能园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共建园区和对口援助帮扶地区数量达到30个。2022年,参评开发区企业数量增长率为16.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上年度增长0.7%。
天津经开区是1984年由国务院批复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6年8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经开区时亲笔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自1997年起,天津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发展水平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持续保持领先,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曾连续16年位居第一。经过40年的发展,泰达已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天津经开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产业转型、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始终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