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与“巨人”同行 奠定中国现代工业体系基础

发布日期:2024-10-09 09:25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此后经年,从茫茫无际的盐碱荒滩到国际一流产业新城,一代代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泰达人,在这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热土上,不断掀起改革创新的浪潮,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开创了诸多改革开放史上的先河,贡献着众多制度创新的范例,探索出多条突破性的有效路径。天津经开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缩影,谱写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之一。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在建区40周年之际,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天津新闻广播合作推出《四秩芳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栏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FM97.2 天津新闻广播,每周三0:00-1:00首播,13:00-14:00重播),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以文字与声音定格一个个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泰达瞬间”,向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致敬,向每一位为泰达发展作出贡献的开拓者致敬!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第七集——与“巨人”同行 奠定中国现代工业体系基础。

1992年,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谈判后,全球通信产业巨头摩托罗拉成功入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高科技为主导的外商独资大型跨国公司,其一期投资额高达1.2亿美元,数额之大,在当时的中国前所未有。此番入驻,不仅是巨额资金的注入,更是国际尖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的深度引入。

以此为契机,天津开发区全面升级发展战略,秉持“与‘巨人’同行,培育自己的‘巨人’”的核心理念,迅速吸引了康师傅、三星、诺和诺德、丰田等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竞相投资,构建起一个汇聚全球精英、促进互利共赢的“巨人群落”,为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石。


“一只机”“一碗面” 奏响时代最强音

经济技术开发区,顾名思义,乃是经济与技术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其核心使命在于双轮驱动:一方面,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结构优化;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驱动产业升级。1984年,党中央与国务院高瞻远瞩,决策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尽快缩短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找出在经济发展中的新体制。而开发区就是和国际接轨的“试验田”和跳板,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27.png

开发区早期区貌

从这个认识出发,天津开发区最早提出了“三为主”的发展方针,即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他们没用国家一分钱的财政拨款,提出了闻名全国的“1—2—3”土地开发模式,即土地开发每投入1元人民币,吸引2美元的工业项目投资,创造3美元的工业产值,力求做到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他们把从银行贷来的钱都用在这片土地建设上,把基础设施做好,实现“七通一平”,为大批工业项目的进入打好基础。

1989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在“三为主”基础上,又确立了“一致力”的总体发展方阵,这“一致力”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任务也更加明确,不再重复“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等低层次合作,而应该探寻工业现代化的道路,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在此背景下,天津开发区确立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在小平同志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全国各地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天津经开区作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快速融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轮大潮中,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更加专业高效,成功吸引全球投资者前来建厂发展,“一只机”“一碗面”堪称那一时期的典范。正是在他们强有力的带动下,经开区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29.png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被誉为“一只机”的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高科技为主的外商独资大型跨国公司、泰达第一个高科技项目、摩托罗拉全球范围内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中国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1995年,摩托罗拉又投资10亿美元,在天津开发区建设半导体工厂,生产8英寸半导体晶圆,不仅直接带动了天津开发区建成微电子工业园区,还推动了我国关于高科技芯片和软件的中央18号文件,也就是《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摩托罗拉从天津开发区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市场的助力下走上了行业巅峰。10年间,摩托罗拉为泰达带来了30亿美元的投资,300家配套企业、上万名职工和超过百亿美元的产值。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31.jpg

1991年9月19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而“一碗面”,说的就是康师傅方便面。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康师傅创始人魏氏四兄弟在泰达投资800万美元,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1992 年,标有亲切动画人物“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问世。在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多方的大力支持下,两个月后,产品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康师傅方便面打开了大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康师傅生产线上的工人从300多人猛增到几千人。此后,他们又配套设立了天津顶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天津顶信纸业有限公司、天津育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天津顶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等,使速食面风行中国,各条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


全球“巨人”纷至沓来 工业总产值连年翻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这个时期,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资开始取代中小资本争相进入中国投资。天津开发区以前瞻性的视野,将目光瞄准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本高效配置,逐步实现低水平项目有序退出,为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其强大的吸引力如同磁极,不断吸引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共谋发展。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37.jpg

三星公司生产车间

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一大批手机零部件配套企业先后投资建厂,泰达成为国内手机产业链配套最聚集的区域之一,而三星集团这个被世人熟知的电子“巨人”,也悄然把布局的目光聚焦泰达。1993年4月,韩国三星集团在天津投资第一家合资企业——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同年11月,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首次举行录像机出口签字仪式,中国录像机只进不出的历史从此被天津三星人改写。

“泰达不能只有电子产业链,我们要放眼整个电子行业,让电视、相机等产品统统刻上泰达制造的印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天津开发区成立了项目服务小组,协调海关、税务、人事等部门通力合作,促成了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管(现更名三星视界)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三星爱商(天津)有限公司等数个三星项目先后与泰达“牵手”,开发区成为三星集团在境内投资最聚集的区域之一。

天津市前副市长叶迪生就曾坦言,“我们要与‘巨人’同行,培育自己的‘巨人’”,大型跨国公司不仅投资额高、会带来先进技术,还可以带来一大批企业为它服务,区域整个产业技术档次都会大大提高。招商引资,抓大型跨国公司,是“重头戏”,一定要下功夫“唱”好。开发区人要在招商中把投资者当作帝王,把项目当作生命线,用真诚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留住企业。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40.jpg

1995年9月18日,诺和诺德举行奠基典礼。

全球最大的酶制剂和胰岛素生产企业——丹麦诺和诺德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过两年的精心考察和研究,在天津开发区建成世界第二大酶制剂生产基地,这是诺和诺德在本土以外最大规模的一次投资。这一项目的引进使中国生物工程和制药的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20年。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43.jpg

2000年6月12日,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

而历经8年的艰苦谈判和等待,日本丰田终于“牵手”天津开发区,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2000年落户泰达,成为丰田汽车在中国的总部,一下子给开发区带来了一个新的产业和几百亿元的年产值。丰田汽车落户仅3年时间,就吸引了日本爱信、 东海理化等超过40家丰田汽车配套企业在泰达安家,一条以丰田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链,在开发区迅速形成。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46.jpg

开发区早期部分跨国企业

在那段“巨人”企业纷至沓来的黄金岁月里,天津开发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轮廓愈加清晰。摩托罗拉、三星、诺和诺德、丰田、松下、SEW、施耐德、PPG、电装电子、现代电子、霍尼韦尔、雀巢、可口可乐、史克制药、住友、美标家居、通用半导体、罗姆电子等一批国际领先制造企业、跨国公司扎根泰达,产生的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为区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此后,天津开发区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升,工业总产值近乎每年翻一番,综合实力连续16年居于国家级开发区之首。


与“巨人”同行 做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田”

伴随巨额资本而来的,是一流的技术与管理。此后多年,每一个“巨人”企业,每一组产业领域的“巨人”群落,都或多或少发挥了摩托罗拉那样的带动作用。填补国内高科技技术空白、催化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汇聚各类专业人才,为天津开发区甚至是全国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储备了宝贵的资源。

微信图片_20241009113351.jpg

中外投资者纷纷来到泰达参观、洽谈,寻求合作。

可以说,“与巨人同行”的策略,不仅是推动天津开发区走向成功的根本思路,更是天津开发区对中国改革开放到底应该迈出何种步伐、开发区应当扮演何种角色的一种思考:“经济、技术、开发区”,绝不仅仅只是吸引投资、发展经济,更应当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为我所用,与“巨人”同行,培育自己的“巨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任务,是尽快缩短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要找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体制,做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田”。

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截至2023年底,泰达已经累计吸引了124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73个、设立跨国总部11家,实际使用外资700亿美元,为经开区贡献了约45%的税收和超七成的工业产值。直至现在,天津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412.2亿元。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现代服务业等“4+1”主导产业规模占GDP比重达到7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接近40%。

如今盐碱滩上崛起的这座新城,已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成为吸引外资的前沿阵地,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不凡历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