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的发展路径,生动诠释了一代代泰达人秉持的“开放、开拓,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的“泰达精神”。
建区伊始,天津经开区就发出“变万古荒滩为永久税源”的宏愿。2023年,天津经开区全口径财政收入规模543.8亿元中,税收占比8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1亿元中,税收占比95.3%。如此高的税收占比,体现着泰达经济活动的活跃和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天津经开区因产聚人、因人成城,又因城促产,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
2023年,天津经开区被评为“全球首批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50强”,为中国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泰达样本”。
跃升城市能级 打造逐梦之城
40载岁月如梭,从茫茫荒滩到繁华城市,从杳无人烟到烟火升腾,如今的天津经开区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有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校,有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有舒适安全的社区,充分满足了人民对“病有良医、学有优教、居有所安”的实际需求,这里已经成为30万人工作和生活的美好家园。搞好硬件、搞活软件、激活社区,一流产业新城的美好城市愿景已然照进现实。
名校云集 一流教育资源触手可及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40年来,天津经开区始终坚持教育兴区,持续加强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成为赋能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时光回溯到1992年,彼时,随着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大量外资企业落户天津经开区,但当时天津经开区还没有常住人口,没有一所学校。为完善经开区的投资环境,在经开区创办一所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校势在必行。1994年9月16日,经开区第一所公办学校——开发区国际学校迎来第一批新生。学校实行“一校两制”,即国际部与中国部并存,教学分开,行政实行统一管理的中外两种办学模式,在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吸引了海南、西安、秦皇岛、石家庄、廊坊、江苏等地开发区的学校慕名前来参观。
聚力“学有所教”“学有优教”“人才强教”,近年来,天津经开区不断对“家门口”的好学校扩容增量。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已建成泰达一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泰达学校、耀华中学滨城学校、泰达岳阳道小学等10所中小学以及31所幼儿园,形成“名校矩阵”,构建起优质健全的基础教育体系。
天津茱莉亚学院
在泰达,有优质的基础教育学校,更有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殿堂与学术圣殿。
在风景如画的“于响”片区海河之畔,一座融合了国际优秀艺术学院风格与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傲然矗立,成为无数人慕名而至的打卡圣地,这就是天津茱莉亚学院。作为世界名校茱莉亚学院百年来首个海外合作办学项目,这里提供由茱莉亚学院颁发的音乐硕士学位,是中国首个颁发美国认证音乐硕士学位的艺术机构。目前,天津茱莉亚学院拥有来自14个国家的93位在读研究生,以及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195位在读大学预科学生,不同肤色和面孔的音乐学子在这座拥有世界顶尖设备的音乐殿堂里追寻着炽热的音乐梦想。
同时,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院校、教育部17所试点学院之一的南开大学泰达学院,以及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天津科技大学在这里扎根发展;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落地天津的首个产学研一体化研究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在泰达启动运行,为区域培养源源不断的石化人才,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源。
国际水准 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建区以来,天津经开区的医院以国际最高水平为建设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有力守护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前不久,国内首部阐述心室辅助装置(VAD)临床应用的专著《心室机械辅助循环》在泰达面世。书中,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教授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众多VAD领域的创新性概念和理论,填补了中国在心室机械辅助循环医疗实践方面的空白,并可能进一步促进这一全球性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我国人工心脏的研发与应用领域,泰心医院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刘晓程带领泰心医院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国内最早联合开展第三代VAD的研发,从临床试验到纯国产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HeartCon(火箭心)获批上市,如今,“火箭心”在众多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身上有力地跳动,带来新生的期冀。在相关科研领域探索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同时,这所由泰达投资兴建的专科医院更是我国内地首家通过心血管领域疾病国际认证、唯一获得三块JCI金章的医院,不仅为泰达居民,更为全国众多患者提供了最为先进优质的心脏疾病相关医疗服务。
在专科领域一骑绝尘、拥有强大人才力量的综合医院与中医院更为居民提供着多元化的医疗选择、健全的医疗保障。
作为区域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综合医院,最近,泰达医院手术室里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创伤中心、胸外科、耳鼻喉科、骨科、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联合,成功实施泰达医院第一例V-VECMO支持下胸内气管断裂修补术,一位严重坠落伤患者最终转危为安。位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滨海新区中医医院二期项目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用。工程建成后,医院整体规划床位数将达到1000张,年门诊接待量可达100万人次。
如今,天津经开区区域内建成三级医院3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76家,形成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互联网医院在内的全覆盖医疗卫生体系。
通达四方 织就交通路网大格局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天津经开区位于渤海湾畔的咽喉要道,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交汇点,占据京津冀产业布局轴带重要位置。与港口、机场比邻,高铁枢纽站坐落于此,“海陆空”交通通达、互联互通,为经开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大力发展石化等临港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滨海高铁站
在天津经开区“于响”片区,一座状若贝壳的银白色建筑尤为吸睛,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滨海高铁站。这座全球最大、最深的全地下高铁站,是乘客往来京津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这里,乘坐京津城际高铁到达天津市区、北京南站仅需22分钟、56分钟,融入京津“一小时交通圈”,让经开区与天津市区、北京交流更加通达便捷。
天津经开区距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仅5公里,依托这一重要交通优势,天津经开区航运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在既有物流、贸易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航运金融、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也迅速发展,已形成龙头企业牵引、多业态企业集聚、产业创新活力奔涌的良好发展局面。
津滨轻轨9号线
近年来,津石高速天津东段主线的贯通,津潍高速铁路、京滨铁路及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天津经开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备受瞩目的天津轨道交通Z4线、B1线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将串联起滨海新区南北片区与核心区骨干线路,持续优化区域交通环境。
此外,天津经开区不断优化泰达交通路网,提速交通新基建项目建设,统筹交通服务效能。第二大街跨津山铁路立交工程竣工通车、洞庭路下穿进港二线铁路地道通车,大大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多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满足乘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城际高铁优化高峰开行时刻,津滨轻轨9号线开通直达快车,早晚高峰通勤更加方便。
筑“梦”成“城”。从1984年打下第一根测绘桩拉开天津经开区建设的序幕,到1985年第一条主干道路洞庭路建成打通区域连接“大动脉”;从给水、供电、通路,平整土地的“三通一平”迅速迭代到“六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茫茫盐碱荒滩终于变成最适合企业生根、居民安居的沃土。
链接诗与远方 绘就品质之城
轨道穿过城市,世界第七高楼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伸向云端,高低错落的住宅社区、商业楼宇绘出“最美天际线”……40年来,天津经开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推进城市发展,精心描绘生活新图景、开发文化新胜景、培育文旅商融合新场景,塑造了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包容的城市底蕴。
20个社区、153个居民小区、超30万人口,泰达用温情在城市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为居民铸就温馨家园,同时也为居民及游客打造了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于响”片区海河两岸夜景
以文促旅 文旅融合造就城市繁华盛景
文化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化而盛。一直以来,天津经开区通过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方式,将区域特色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文旅品牌,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
登上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远离地面350米的高空观景平台,既可以饱览城市景观、追溯滨城历史,还可以拍照打卡、看艺术展、举行高空派对,感受美景和艺术和谐交融的视觉盛宴。
行走在流光溢彩的海河岸边,到天津茱莉亚学院欣赏一场“市民乐享”户外音乐会,在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等创作的经典作品中,领略古典乐的典雅魅力。
滨海文化中心
在滨海文化中心,走进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演艺中心、市民活动中心、文化长廊,细致感受区域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发展的成果……
现在的天津经开区,步步皆景、处处入画。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天津茱莉亚学院、滨海文化中心、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于响”文化旅游区、天津极地海洋公园、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高铁滨海站、泰达足球场、北塘古镇等丰富的文旅资源、“网红打卡地”让人目不暇接。天津市首块8K超高清大屏、裸眼3D大屏等也纷纷以数字化全新场景扮靓城市形象,为滨城市民群众提供精致而绚丽、智能而宜人的数字生活体验。
2022年,泰达被认定为“天津市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式打响都市休闲、科技体验的城市品牌。天津经开区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为群众在家门口构建“四季皆宜、昼夜皆美”的全时文旅休闲资源供给格局。
以旅兴商 以赛促商见证区域巨大变化
天津极地海洋公园是以极地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开放式旅游景区。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这里举办了“豹浪节”、国潮人鱼秀、非遗火壶打铁花等活动,全新的球幕电影《星辰大海·踏月之旅》在公园内的球幕影院热映,新投资打造的萌兽湾等欢乐剧场向市民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至。天津极地海洋度假酒店相应推出“专属VIP通道”“两日不限次数畅玩”等福利,推进天津和滨海新区文旅品牌推广,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文旅商融合带来的便利。
文旅商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丰富居民生活、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新平台。前不久,K11集团布局天津的首个商业艺术项目天津K11 Select迎来三周年庆典。为丰富居民游玩体验,天津K11 Select举办了灯光消夏音乐市集,并于夜间点亮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超3万个LED灯,为市民游客呈现天津经开区的“国际范儿”。
“扬帆远航”地标
不只在天津K11 Select,近年来,天津经开区创新文化场景、丰富消费业态,“泰达夏日艺术季”“于响好市”“滨城灯光节”“向海乐活节”等活动层出不穷,使区域更开放、更多元。
连续两年,滨海新区龙舟争霸赛在滨河公园海河水域举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龙舟文化的魅力和龙舟精神的动力。同时,以龙舟赛事为契机,天津经开区利用海河丰富的水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搭建平台、集聚资源,开展具有滨城特色且丰富多彩的水上休闲运动,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水上运动带来的乐趣,提升幸福指数,打造了区域高品质生活样板。
泰达足球场
泰达,还是一座足球之城,见证着天津足球的辉煌过往。作为国内最早的专业足球场之一,泰达足球场曾承办2004赛季中超联赛开幕式,中超、世界杯预选赛、足协杯及亚冠等各项赛事精彩不断。2023年,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下,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建设快马加鞭,泰达足球场全面焕新“回归”,为球迷带来一场接一场的高水平足球赛事,在满足大家观赛需求的同时,也悄然拉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文旅资源丰富多样、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目前,天津经开区已形成以MSD商圈、永旺商圈、金元宝商圈、万达商圈为核心的“四大重点商圈”,建成各类酒店60家,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如今,泰达倾力打造的具有人文情怀的产业新城已然形成。
擘画低碳蓝图 共建绿色之城
亮点成就
■我国获得国家绿色品牌最多的工业园区
■全球首批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50强
■2000年获批ISO14000国家示范区
■2004年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2012年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7年获批国家绿色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21年获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2023年获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泰达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了众多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产业基础的低碳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为更多工业园区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泰达经验”。
规划为先 从绿色理念到绿色发展
从茫茫盐碱荒滩,到国际化现代化产业新城,从被动到主动,泰达一直在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全国最早开始思考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坚持规划为先,以绿色为底色,为形成绿色高质量发展局面奠定基础。
建区之初,为了改变盐碱滩生态面貌,给投资者创造优美的环境,泰达建设者们向盐滩发起挑战,经过反复实践、创新技术,创造了生态绿化从无到有的奇迹。2009年,天津经开区开始着手研究低碳经济,并于2010年发布《创建“中日(国际)合作低碳发展示范区”工作方案》,正式提出“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改造现有产业,形成国际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的发展思路,并在之后不久成立全国首个专业促进区域低碳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搭建低碳发展的国际交流渠道,引导企业树立低碳理念。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随后的15年间,天津经开区从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管理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园区绿色化建设。
2020年以来,泰达逐渐确立“1+N+X”的减碳思路,即一份指导性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N”个若干重点领域的协同减碳行动,主要包括制造业低碳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城市更新碳达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领域;“X”指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支撑实现减碳目标。
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低碳要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和发展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使绿色低碳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低碳并不是简单的碳排放绝对量减少,也要与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等相关工作紧密衔接。
协调发展 产业与城市和谐统一
作为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工业园区,天津经开区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走绿色低碳道路,建立绿色化的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座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高品质生活和谐统一的产业新城。
以发展建设如火如荼的南港工业区为例,与传统化工园区烟尘密布的“刻板印象”不同,在这里,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却无烟尘飞扬,生产紧锣密鼓但依旧天蓝水清。南港工业区一方面做好园区能源供给低碳转型;另一方面与企业合力推动降耗,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化工园区。全国首个冷能梯级利用示范项目,充分利用LNG接收站和乙烯装置的换热特点,达成中石化LNG与120万吨乙烯/年两大超级项目的冷热互供,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年内将达产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一期项目,每天可生产15万吨海水淡化水,每年可替代地表用水5000万吨……一系列的“全国首个”和“创新开展”,又反哺着“链”上项目的招引,低碳与产业强链的正循环已然形成。
秉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泰达在不断推动存量产业绿色升级、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同时,也在持续引育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类的绿色低碳产业。维斯塔斯、施耐德、SEW、威立雅等世界500强绿色产业企业已在此集聚。未来,泰达将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以及氢能、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推动重大项目加速布局,支撑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累计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家、天津市绿色工厂78家,体现了经开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成效,初步实现区域绿色制造聚集示范效应。
“绿”意升腾 打造魅力城市
金秋十月,泰达植物资源库芊卉园美景如约而至。在这片占地9200平方米的科研基地内,柳枝稷、玉带草、拂子茅、苔草等近200个品种的观赏草,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居民前来观赏打卡。玉兰洁白、樱花灿烂、梅花热烈、海棠淡雅、牡丹高贵……在泰达,这座极具生机的产业新城,一场场灿烂的花事,将泰达四季妆点得美不胜收。
然而曾经,这里却一度被认定为“绿色植物的禁区”。“当时,那儿除了盐池子,还是盐池子,别说绿地,就连进来的路都没有。”曾任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的叶迪生回忆道,数百年来,那里含盐量高,土体平均含盐量4.73%,最高达7%,是植物耐受力的10倍,寸草不生,鸟兽难存。绿化之路如何前行?经开区绿化技术人员使用简易的装备在盐滩上进行暗管排盐试验,并适当地选择了乔、灌、花、草和常绿树等进行种植试验。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护,这些花草树木大都成活并长势良好。技术人员看到了经开区绿化的曙光,“把‘白’变绿、把‘绿’变美”的试验掀开了成功的第一篇章。当时,有专家评价:盐滩绿化应用技术为国内首创,建议在经开区今后建设中推广应用。
“绿色禁区”变“绿洲奇迹”,历经40年发展,昔日盐碱荒滩“长”出了现代化工厂,建成了美不胜收的公园绿地,流淌着清澈的河道明渠……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泰达带来了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
在泰达交出的可持续发展“范本答卷”中,优异的成绩远不止于此——于家堡地区获评APEC首例低碳示范城镇,从8大指标体系规划入手,实现绿色建筑覆盖率100%,119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楼宇集中供冷,4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实现高度集约化发展;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目前区域内已拥有高标准绿色建筑42例,运用各类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办公”场景;创造了从重盐碱生态脆弱区到绿色宜居地的“生态奇迹”,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39.3%;经开区东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多年来基本上可以做到“大雨无积水、暴雨不淹城”;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南港湿地公园等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实施让城市生态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绿色魅力愈发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