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好环境赢得企业叫好 选择泰达扎根泰达

发布日期:2024-10-20 15:55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土壤和基石。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大刀阔斧,破浪前行,通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朝着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迈进,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依靠国家拨款实施建设的开发区,成立初期,天津经开区就拥有强大的内驱力,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主动赢得企业与投资,并以市场化的思维与国际化的视野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在为我国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诸多“第一”“首创”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与企业的认可和赞誉。以此为开端,经开区在打造最优质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步履坚定,铿锵前行,坚持以企业需求为生命线的初心不改,紧紧跟随市场与产业变化的脚步,以前瞻的洞察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泰达营商环境1.0到营商环境5.0的持续跃升,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泰达经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培植了最为肥沃的土壤。

1.jpg

打造“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中国最好的投资区域”如何铸成

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开区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探索经济发展新体制的重要使命,是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田”,是走向世界的桥梁。经开区的定位与使命都决定了其在思考和筹划打造怎样的“营商环境”时不会囿于国内已有的情况,而是“张开眼睛向外瞧”,将彼时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和理念纳入视野。“国际化”是当时开发区发展之需,也是营商环境的底色。

同时,天津经开区完全靠贷款“滚动开发”的模式也让泰达的第一批建设者抱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与招商紧迫感,从而转化成为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正是在此背景下,经开区的建设者们提出“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口号。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此后始终贯穿区域招商引资,并创新性地提出建设“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就是要模仿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实施建设,遵循国际惯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投资环境和国际接轨,让外商乐意来、没有顾虑地来。

建章立制,填补空白,筑起“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的“四梁八柱”。40年前的中国,尚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领域尚存在不少空白点和真空带。天津经开区从企业需求出发,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70年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率先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等四项法规,成为“法治立区”先行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颁布实施近40项行政管理规定,为“依法治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成立经济审判庭,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在土地、法治、金融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突破,让经开区当时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南蛇口、北泰达”,赢得“中国最好投资环境”美誉。在发展初期,天津经开区着力打造的“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很快结出硕果,在赢得企业支持的同时,也为泰达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声誉。1986年,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经济学博士黎成信向美国政府呈送了报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另一个蛇口吗》,指出“中国最好的两个投资区域,一个是蛇口工业区,一个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份报告也促成了邓小平同志于1986年8月来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视察,并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

1987年,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在访问天津经开区后,再次向美国国务院递送了一份报告,称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是中国现有可提供的最好条件”。这一结论对天津经开区吸引外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原先对这个区域不甚了解的国外投资者纷至沓来。

“特区速度、亲商温度”,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随着区域发展,创业者们发现,到泰达来投资的跨国大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优惠政策,更是有没有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泰达领导者们一致认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经开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企业就是发展自己。这里持续完善“一条龙、一站式”优质服务,设置简化的项目审批程序。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泰达就开始采用大部制模式推进招商、审批、服务一体化。在全市工商系统建立了第一个电脑管理网格,第一个实践了企业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和企业登记管理“一审一核”核准制,可以做到项目审批一次盖章,最快几小时,最慢10多天,平均3天审批一个。这种高效快捷的办事风格被外商称为“特区速度”。

除了硬环境,泰达人认为,要想更好地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营造,具体表现在提升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各地的激烈竞争,泰达开宗明义强调的头一条便是“亲商”,要求各管理部门倾听投资者的呼声,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事事都从方便投资者的角度考虑,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首创性制度供给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先行在前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外资企业对于天津经开区的要求更多集中在法治的保障、稳定可预期的政策、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等方面,那么随着中国整体营商环境的日益成熟,外资企业会更看重区域整体的产业环境和拥有先行先试赋能优势的对外开放环境。泰达汇集了国家级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多条线、多方位开放试点政策优势,在产业载体创新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新型开放上能够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天津经开区拿出了更大勇气、更强力度、更多举措,涉企服务不断更新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支撑。

从“一站式”到“双管家”,行政审批质效持续提升。从2000年初统一的投资服务中心成立,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物理空间和受理权的集中让企业群众切身体验到审批事项办理的提速与便捷,到2014年天津经开区成为首个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国家级开发区,实现从“109”到“1”的嬗变;从率先实施智能化审批改革,搭建“淘宝式”智能审批平台,到不断推进便利化、规范化改革,让公益代理服务、首席审批官和“专家+管家”服务模式不断刷新为企服务的“上限”,从串联到并联,减要件、减时限、减环节,在“一制三化”改革浪潮中,天津经开区始终走在先、行在前,使办事“加速度”、服务“有温度”,依托快速迭代升级的改革举措、不断完善的细节服务,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聚焦产业,率先建立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作为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在不断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满足所有企业“共性需求”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各主导产业的个性化需要,量身打造营商环境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赋能。在这里,开创性地提出产业营商环境的概念,针对区域内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及平台经济三大产业,在国内率先建立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加以运用,积极探索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新模式,围绕各主导产业发展在营商环境方面的痛点堵点靶向施治,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打造原创性、差异化优质营商环境的良好实践。

2.png

“于响”片区街景

在产业营商环境提升上,天津经开区还发扬“亲商”传统,聘请区域内73位企业家共同组建经开区各主导产业营商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向各位委员征询意见,使“找企业家问计、请企业家监督、让企业家满意”成为泰达服务产业发展新常态。2022年,“1+3”药监技术服务窗口首次延伸至滨海新区,让滨海新区特别是经开区的众多医药企业就近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技术服务支持。这正是经开区不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天津经开区凭借其在打造营商环境上的探索创新获评“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让法治营商环境有“尺度”更有“温度”。泰达建设者们曾说:“‘不管’就是最好的服务。”所谓“不管”,指的就是“依法立区”,摒弃行政干预,让企业可以来得安心、留得放心。从建章立制为“依法立区”夯基固本,到严格执法确保企业利益,再到摒弃“一刀切”让执法更精细更柔性,天津经开区的法治建设脚步从未停歇。2023年初,首批行政执法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的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在经开区正式发布。这是天津市范围内率先制定的柔性执法清单。“清单的实施是在法律底线之上对自身自由裁量权的进一步约束,同时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在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发布柔性清单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出了更严格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加难度”,但这能在确保执法尺度的同时,让执法变得更有温度,让违规企业根据情节轻重得到更多的机会,这种改革是值得的。

聚薪成炬,更多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为经开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添油加力。2024年1月,天津经开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公检法部门联合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维度,涵盖政策制定、监管执法、行政审批、检查监督、纠纷调解及区域协同等重点领域,进一步织密经开区营商环境“法网”。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由公检法部门协同,从法治建设角度出台政策措施全面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如今,公平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已成为泰达行稳致远、日新月异的底气和动力之所在。

从“政府为大家”到“大家为大家”打造营商环境新生态

3.png

泰达迎商中心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涉企服务行政部门已极致优化制度,减要件、时限、环节至极限,然而依然常有企业反映“事难办”。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经开区跳出政府内部挖潜框架,引入多元主体,共建服务生态,涵盖政府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及企业市场服务,全面满足企业需求。2024年,全国首个多元共建系统集成涉企服务综合体“泰达迎商中心”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天津经开区涉企服务工作模式继“大部制”“一站式、一条龙”“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全周期”等模式后,正式迈入5.0时代。这里汇集了80多家产业协会、知名高校、头部企业、优质中介等优质机构资源,法律、国际贸易、金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人才等6类190项增值服务事项“触手可及”。

“感谢泰达迎商中心的帮助,让我们顺利参加了在澳门举行的第二十九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央宗药业”)董事长张玲愉快地说。

央宗药业是一家从事中藏药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康养、药材种植等多板块融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在北京,并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成立天津央宗明医堂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和天津央宗明医堂诊所有限公司,对于拓展海外业务有着强烈需求。得知企业的需求后,设立于泰达迎商中心的中国北方(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以下简称“出海基地”)出手相助,与天津贸促会一起帮助企业对接展会主办方,使企业顺利参展。“我们有自己的展台,希望可以在展会上接触到更多的采购商。”张玲说。

和张玲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切身感受到泰达迎商中心的不同。在这里,政府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协会、专业服务机构及众多企业自身都是服务者与受益者,从“政府服务大家”演变成“大家服务大家”的全新生态。

仅2个月内,泰达迎商中心就先后成立出海基地与新质生产力路演中心。前者联合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报关协会等国家级协会和头部企业力量,为北方乃至全国出海企业提供“全链条”公共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企业在海外破浪前行注入新动力;后者则聚焦未来产业、新兴产业,通过下设的6个专委会协同联动,以路演的形式推动多元主体精准对接,为优质企业和项目提供涵盖政策、资本、人才、科技、产业、场地、成果转化等要素的“一站式”服务。

4.png

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企业问题

在天津经开区,从1.0到5.0,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5.png

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100个自然日内“拿地即开工”政策;医药类企业备案不出经开区,特殊药品关地协同通关;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可享受自贸区项下离岸贸易业务白名单政策——跨境投融资并购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型企业可享受产业引导基金优势和OTC定向培育,扶持上市服务;人才可享受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资格比照认定服务、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服务……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在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中,天津经开区已形成一套集约高效、有动力自我革新、一切都围绕企业来服务的政府体系。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享受到专业化的贴心服务,在这里能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诺和诺德在落户泰达后的30年间,先后8次增资,不断扩大投入;PPG、纬湃、奥的斯等世界500强企业将全球最先进的研发中心放在泰达;本土培育孵化的自主创新企业典型代表康希诺、凯莱英,从四五个人的小微企业,成长为“A+H”两地上市、分公司遍布全球的参天大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众多于泰达投资兴业的企业家眼中,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已内化为泰达最显著的区域特色,是他们选择泰达、扎根泰达最重要的原因。

40载风雨兼程,40载砥砺前行。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下,“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为投资者提供方便,让投资者赢得利润”的口号历久弥新,一代代泰达人坚守着“一切因为企业、一切为了企业”的初心与使命,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永不满足,永远向前,向新而行。

企业点赞

诺和诺德建成世界第二大酶制剂生产基地

丹麦诺和诺德中国公司总监刘鸿聪曾感言:“我们是一家独资公司,初来中国,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天津经开区了解外国投资者的需要,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成为我们的伙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20世纪90年代,凭借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务,泰达受到了诺和诺德的青睐,这家全球最大的酶制剂和胰岛素生产企业投资2.49亿美元,当时在天津经开区建成世界第二大酶制剂生产基地,成为诺和诺德公司本土以外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资。

PPG落地泰达30年不断增资扩产

“PPG的发展壮大如此顺利,离不开泰达这块福地的支持和帮助。”近日,在谈到泰达营商环境时,PPG亚太地区总经理延彩明如是说。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于1994年4月在泰达注册成立,是目前PPG的全球最大涂料生产基地。后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先后投资建设PPG全球涂料创新研究院和PPG电动汽车及智能出行创新应用中心,并于2023年相继投入使用。

30年来,PPG在泰达不断投资,与区域的连接愈发紧密。作为泰达建设发展的亲历者,PPG亲眼目睹了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持续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