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聚焦

【天津日报】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落子“一盘棋” 共闯协同路

发布日期:2023-10-12 13:52 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
  • 天津日报2023年10月12日(第01版)报道:

    有一个故事,在9年前拉开帷幕,如今越讲越精彩。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落子,京津冀这个2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迸发出蓬勃活力。

    “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9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不断走深走实。

    今年7月2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在北京正式揭牌,三地攥指成拳,同心同向同力,将协同协作升级为联合融合。

    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三地”到“一家”,京津冀接力奋进,把愿景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进度表,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协同促发展、畅通“双循环”的壮阔蓝图正在变为美好现实。

    北京研发 天津转化

    走进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该公司全国首推的“AIPA(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当算法遇上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实现了“管好”“种好”“卖好”。

    “我们到天津之前,一年的营收只有200万元,但是仅仅用了3年时间,去年就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北京有良好的科研资源,但发展空间受限。2019年,董事长胡建龙将科芯的生产基地从北京搬到天津,也将公司多年研发的“黑科技”搬进了田间地头。这个“生”于北京、“长”在天津的科技型企业飞速成长,同时也见证着科技园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北京中关村有的,这里也要有;没有的,在这里创。滨海—中关村设立的初衷就是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的叠加优势,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抱定这样的初心,滨海—中关村与北京中关村保持高频互动,把北京中关村的优质政策、模式拿来对比和学习,形成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科技园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承接转化的高分答卷。

    短短几年间,园区累计注册企业突破4500家,已为900余家北京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支持,初步形成了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体系。

    今年年初,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启建。作为天津首个成规模的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补齐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零工业用地的短板,为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中试提供了空间,为区域支撑产业发展、承接北京优质资源添上了重要的一块“拼图”。

    带土移植 打造“类中关村”创业生态

    从传统型农村到创新型中关村,一笔写不出两个“村”,却是一场惊艳的华丽转身。

    2017年年初,位于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破土动工。北京中关村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天津出政策、搭体系、提效率、优服务,双方联手“重仓”宝坻。6年间,一座科技新城拔地而起,不断吸引着来自北京的创新种子向东而行,同时也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双重使命。

    从落子布局到梯次推进,14.5平方公里的新城加速蝶变。

    截至8月底,园区累计注册主体120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今年以来,科技城全面提速,一座“产城人景文”融合发展的活力新城雏形初现。

    是什么让这个诞生只有6年的“新村”有了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不搞简单的招商引资,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只把科技企业引过来,我们是‘带土移植’,重点打造一个‘类中关村’的创新生态系统,着力培育本地‘金种子’企业。”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个人人传颂的小故事,成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最好证明。

    波森商用车项目落地,科技城建立“21对1”服务群工作模式,群里22个人,1人是企业负责人,其余21人均是各部门负责同志,21个部门为一个企业并联服务。

    中冶迈克2021年从北京搬迁而来。成熟企业异地迁建,最着急的是何时投产。科技城急企业所急,“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这个过程中冶迈克只用了14个月。

    促进企业落地发展,科技城不断刷新速度,也不断突破服务的天花板,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资源纷至沓来。

    今年,宝坻区聚焦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将科技城作为宝坻“一核两翼”格局中的“一翼”来打造。在完成科技城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又启动了二期5.25平方公里市政设施开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城承载能力。

    一核多点全域 服务北京“新两翼”

    走进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派繁忙,智能生产线上几十台精密仪器高效运转,一个个汽车大灯经过多道自动化工序后源源不断地流向物流车间,检测、装箱,准备发往距离公司仅有45公里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我们的订单量持续增加,生产线一刻不停,预计年收入能增加10%以上。” 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厂长郑雷说,借助武清区京滨工业园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不但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拓展了在京津冀地区的业务范围。

    窥一斑而知全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浪潮中,海纳川海拉只是武清区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用好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双向资源,武清区按照“一核、多点、全域”的新格局加快建设京津产业新城。

    据统计,5年来,武清区累计引进北京项目2583个、总投资711.9亿元。一些产业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变迁,成为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铁科院、交控科技等北京企业陆续在武清区落户,数百家配套企业同时集聚,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飞跃。搭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车,武清区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链迅速完善,今年的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同比增长1.5倍。

    在融入服务北京“新两翼”的建设中,武清区运用京津冀科研资源和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探索出“大院大所或名校服务带动引领一条产业链”的可行路径,加快推进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研究院、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合成生物项目、北京化工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借助高校应用学科创新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区内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签订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及项目开发协议,已有10位博士集中进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