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聚焦

【天津日报】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泰达样本

发布日期:2017-01-11 14:47 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

  • 天津日报2017年01月09日第06、07版报道:

    30余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扇重要“窗口”。它的敞开,让远洋的风得以温润更广阔的土地,把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知识埋种在开发区初创的土壤中。

    在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导向,以增量的方式,为我国工业化道路源源不断注入鲜活血液。也因此,补齐国家产业短板、做大工业规模、推动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诞生之初便肩负的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扇“窗口”,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重要载体和体制改革的实践基地。但同时,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国际经贸格局的变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当前“阶段更替、动力转换、结构升级和风险释放”的关键期,又面对着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的新挑战。

    2016年,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领导下,天津开发区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探索新型发展模式,成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泰达样本。

    天津开发区是一个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头羊。这一地位的奠定,得力于开发区企业富含的求新求变基因。30余年,市场经济浪潮汹涌,全球产业破立频频,但天津开发区始终没有放慢发展步伐。这既源于增量项目的领先属性,更得益于存量项目的迭代再造。在本文中,笔者将不对支撑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大众系、丰田系、三星系、长城系、中石油系、中石化系等企业集团或超大型项目着墨太多,虽然这些大项目提供了数千亿的产值。我们所关注的,是实体经济中的另一部分企业,主要是民营经济、老企业、小微企业在这里转型和升级的化学反应,正是这些企业,释放着区域发展的活力,将在未来夯实区域发展的实力,让这片热土勃兴于潮起,屹立于潮落。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新阶段,在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下,在国内产业已经启幕的转型升级大戏中,提供属于天津开发区成功实践,希望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


    新动能从旧动能中产生

    “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这被学界看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价值。天津开发区是一个发展实体经济的地方,这个区域始终认为,产业升级决不意味着要把原有产业推倒重来,也不意味着要由少数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替代现有企业,而更大程度上,产业升级是现有产业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和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转移。

    天津开发区是康师傅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当年,康师傅的“一碗面”,不知曾满足了多少人单调的味蕾。这家在26年前成立的企业,是天津开发区发展早期的一张重要名片。及至近年,“到康师傅的面厂参观”仍是天津开发区招待访客的重要参观项目之一。一座面厂的看点何在?

    走进康师傅的工厂内部,一条悠长的参观走廊悬在生产线一侧的上方,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方便面生产的每个步骤。从和面开始,一包方便面的生产要经历熟化、复合压延、连续压延、切丝成型、蒸煮、定量切断、油炸或风热干燥,最终经过风冷之后进行包装。如此繁复的生产过程,笔者却没有在生产线上看到与之匹配的工人。而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依靠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来完成的。

    “企业成立初期从一条生产线要四五十名工人、每分钟只能生产240块面饼、生产效率仅80%,到现在康师傅第三代旗舰厂天津工厂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方便面生产的最大单一工厂,一条生产线仅需16名工人、每分钟可生产500块面饼、生产效率达99%以上,生产线使用人力降了三分之一,人均产能同时提升了两倍多。”工厂负责人介绍,1992年一碗面价格是1.98元,到现在桶装面价格4元、袋装面价格2.5元。24年过去,物价飞涨,但康师傅方便面的价格只涨了不到一倍,这正是取决于工厂的生产技术革新、成本优化、设备精进。

    相比于康师傅的妇孺皆知,金桥焊材的名号稍显冷僻,但在行业领域,金桥焊材的江湖地位却丝毫不逊色于康师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金桥焊材是国际上首个产销量突破百万吨的焊材企业,连续17年居行业之首。销量约占国内焊材市场份额的1/3,占全球焊材市场份额的1/6。

    这家行业内几无对手的领军企业,却在两年前启动了一件被外界看做是“赔本买卖”的大事。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红梅介绍,最近几年,天津的雾霾比较严重,作为民族企业,我们对此非常关注。两年前,在政府尚未开始倡导之前,由公司董事长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小组,攻关“煤改燃”工作,希望为减少雾霾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

    “煤改燃”顾名思义就是天然气取代煤炭作为供热原料,从而控制扬尘污染、削减燃煤总量。这项工作没有听上去的那么容易。“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李红梅告诉笔者,不是简单的接通燃气,整个工厂的工艺都需要改造。比如,我们的焊条有药皮的成分,需要有烘干的步骤。由燃煤改为燃气,怎样的工艺可以保证质量不变,这是一个很大的攻关考验,需要研发新的焊条烘干设备。同时,燃气的价格要比燃煤贵,如何在保证“煤改燃”的前提下不提高成本,这需要依托新的工艺实现节能20%以上。

    经过了一年多的攻关,投入了上亿元的资金,公司“煤改燃”工程于2015年底完工,整个工程改造了81条链条炉以及配套的煤气炉、导热油炉,比计划提前了一年半。“煤改燃”的实现,意味着金桥焊材结束了耗煤大户的传统工艺时代,步入到绿色清洁能源生产时代。

    在李红梅看来,作为在行业里占据领先地位的民族企业,在企业效益之外,金桥焊材更承担着造福社会和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比如说,我们采用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因为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很快就会在行业内普及开来,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价值。


    “工业4.0”激活传统行业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由德国提出的“工业4.0”如同蝴蝶的那双翅膀,挥动之际,一场制造业变革风暴便席卷全球。工业4.0的核心,是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它所勾勒的依托智能生产构建的智能工厂图景,已经在天津开发区这片追逐先进制造业发展脚步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新科技和新的生产方式,给了所有企业平等的机会,也给了一些民营企业弯道超车的契机,它们中的一些佼佼者,更是从工业1.0、2.0,直接向工业4.0跨越。

    天津戴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有12年历史的企业,将轮胎和轮毂装配在一起,然后提供给整车企业进行安装,就是这家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在成立最初的8年里,这家企业在它的西青工厂内都使用着最为传统装配工艺。“我们早期使用的装配工具,和一般汽修厂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完全依靠人力完成,生产过程中对零部件有些小磕小碰都在所难免。”这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巨大的转变开始于2012年,这一年,戴卡拿下了天津一汽丰田的新订单,他们要在天津开发区建设一座新的工厂。简单地复制过去的生产工艺并不现实。“一汽丰田是订单化生产,而非大批量生产,这意味着生产线上每一组产品都有可能和它前后的产品不相同。”天津戴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 国告诉笔者,新工厂必须按照信息化、自动化的要求,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设全新的生产线。

    为了适应天津一汽丰田订单化生产的需求,新工厂建设了专网用于接收天津一汽丰田的订单信息。接收到的订单信息将被电脑系统进行任务分解,传递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笔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原料和成品搬运及个别装配步骤外,其他的生产环节都由生产线自动完成。

    “系统接收到订单信息后,会把订单所需要的轮胎、轮毂以及交付时间、序列号等进行分配,工人只需要根据指示系统,拿取相应型号和数量的轮胎、轮毂即可。”张建 国介绍。

    位于开发区的工厂和西青区的工厂相比,产能由配套10万辆车提升至30万辆,员工由60人下降到38人。由于订单化生产,实现零库存,厂房面积由2700平方米下降到2300平方米。“原先我们要有专门人进行订单接收、下单、排产,出货产品要进行排序,在库存方面至少要准备2天的库存,现在都不需要了。”张建 国介绍。

    而更刷新笔者思维的是“工业4.0”对于人才需求的巨大颠覆,在张建 国看来,随着“工业4.0”的推进,除了极少数的岗位需要高端人才之外,由于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对于人才素质水平的要求大幅降低。“我们这里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是在系统指挥下完成的,员工只需要简单地拿取和搬运即可,这意味着人力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招聘门槛的大幅下降。”

    积极引入“工业4.0”的还有上世纪90年代就落户天津开发区的美克美家。在这家国内知名的高端家具生产制造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和年轻的一线工人一起完成工作的是先进的工业机器人。

    “在传统的生产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把原来四个人的工作,缩减到现在的一个人。”美克国际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项目经理许海介绍,原先要我们的工人把工件放在机器上加工,而现在只要把它放在料仓里,上料、加工、下料,统统由机器人自动完成。工人只要扫描一下物料上的跟单,就可以自动调出加工程序,实现自动加工。

    而支撑工人和机器人合作完成加工工作的,是位于工厂二楼的控制中心。“这边生产什么,不是由工人自己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控制中心指挥调度来决定的。依托控制系统,我们在生产线上,按照客户的需求,生产产品,让按需生产成为可能。”许海介绍,最传统的手工制造加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使得效率提升300%。


    市场引导企业变革

    以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集聚,这是包括天津开发区在内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锻造优势产业上的惯常打法。一个重量级的企业往往会给一个地区带来一个优势产业,但它的衰落,也往往会对一个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在一些产业领域,配套企业所占的产值比重高达30%。曾经的龙头项目“日落”之后,规模同样不可小觑的配套企业如何求存?天津开发区正在上演的故事,可以给出一个充满光明的答案。

    天津津亚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文波至今仍然记得摩托罗拉V3手机大卖的两年时光。“当时,我们给摩托罗拉供货,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个月都是几百万台的销量。”而如今曾经辉煌的手机组装制造业务只占津亚电子1/3的业务量。

    “在2008年的时候,虽然摩托罗拉还没有太大的减量,但我们在认真地分析之后,已经可以看到智能手机在未来几年里,会在市场占有率上进入饱和。”刘文波告诉笔者,当时,我们便决定要在新的行业做一些选择。

    组装制造业务是津亚电子的“老本行”,围绕自身优势,津亚电子锁定相近的汽车电子行业,作为延展触角的重要领域。“手机制造需要大批量的生产能力,同时对于产品质量又有苛刻的要求,这完全可以适应汽车电子行业的要求。同时,我们的生产成本也比传统的汽车电子企业具有优势。”刘文波介绍,我们为某个汽车电子客户生产的产品,不良率为100万台只有0.04台,这完全超越了传统汽车电子企业的质量要求。

    目前,津亚电子的汽车电子产品已经囊括了汽车遥控钥匙、仪表盘线路板、按键、座椅加热控制系统和按摩系统,品牌覆盖了福特、丰田、斯巴鲁、奥迪等知名汽车品牌。

    从手机行业到汽车电子行业,这只是津亚电子转型升级的一小步。更大的跨越发生在2008年前后,瞄准国内淘汰白炽灯的市场商机,津亚电子把当时在国外已经升温的LED照明产品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主攻方向。“我们通过吸引日本的专家和技术,利用自身的生产优势,大力发展LED照明产品。”刘文波介绍,和国内很多同行不同,我们利用自身的创新优势把商业和工业客户作为主要的市场方向,目前,我们就在开发防水、防硫、防尘以及大功率的专用产品。之前,我们主攻海外市场,而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对于LED产品认可加强,国内的市场销售也在节节攀升,2016年部分月份国内销售额已经超过出口。

    在行业上寻求转型突破的同时,津亚电子也在积极推动制造方式的升级。“原来我们的东西都是人堆出来的,现在则已经从过去的制造转向智造。”该公司综合管理中心总监严科介绍,公司围绕工业4.0进行升级改造和调整,原先一条生产线上有50-60人,目前只需要6人左右。所有的上料和下料,还有中间的质量控制,基本上靠设备,人为的干预主要针对一些突发状况。

    围绕工业4.0的变革,不仅解决津亚电子自身的需求,这家企业还在把它变成新的业务板块。刘文波介绍,我们的这块业务涵盖了工业自动化设计及加工、制造、安装、调试等配套工作。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工厂自动化设备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机器人,视觉等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制作、改造自动化设备及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员依赖程度,实现特殊环境、高精度要求等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

    在瞄准大行业的同时,津亚电子还借助双创的风潮,和创客们展开了业务上的合作。“我们昨天就刚刚接待了一批创客,他们有自己研发的产品,需要在规模生产之前进行验证,而我们在从事手机的组装制造时就已经开始相关业务了。”刘文波介绍,我们可以给创客提供改善建议,帮助他们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在开发区的牵头下,我们已经和一批创客进行了接触,展开了业务上的合作。和他们的合作,让我们这些传统制造企业看到了别样的精彩。


    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跃过龙门

    经济增长面临拐点,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标志着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这一波席卷全球的转型升级浪潮,将对制造业产生一场深邃的变革。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领域的绝对生力军,将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王德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这位研究企业转型升级的专家所言非虚。

    奥美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是天津开发区一家生产阀门驱动装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电动系列及气动系列的控制阀、控制器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电等领域。这家仅有百名员工的企业,却拥有超过30人的专兼职研发团队,产品被包括三峡工程在内重点工程所选用。

    公司董事长卓杰伟介绍,公司在成立之初便明确不靠简单的引进海外技术实现发展。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走遍了国内同行企业,买遍全球知名品牌的产品,深入调研、学习,围绕技术攻关专家团队在实验室里整整待了三年,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我们的一款控制阀产品,能够承受650度的高温,压力达到420公斤,开关在0.5秒之内完成。国内只有我们具有相关技术,在产品没有正式上市前,我们就拿下了这个订单。”卓杰伟介绍,最近几年,国内同行因为不注重自主创新,只能进行低价竞争,业绩都在每况愈下,而我们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业绩保持了稳定提升。

    和国内很多同行瞄准大批量的低端产品不同,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奥美自动化把目光放在高端定制产品上。“我们的阀门产品,配件有上万种,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可以根据各种应用环境进行定制。”卓杰伟介绍,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未来几年,每年都会推出一到两款具有行业领先水准的产品,预计未来5年内,公司产值将从目前千万级别,发展到3-5亿元。

    同样依靠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也在最近几年实现了蝶变。“最开始的时候,全国只有2家公司从事海上溢油回收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就是用围油栏回收海上溢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公司的经营思路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研发更加高端的智能设备,并由原来的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生产、服务多业态企业。”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企业在初创期经历一段非常困难的阶段,也正是那段经历让我们团队坚定了通过创新实现企业发展的思路。围绕研发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最困难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公司老总甚至抵押几套房产。但守得云开见月明,经历过低谷期,伴随着研发成果的逐步产业化,公司业绩实现了大跨步的跃升。

    最近几年,汉海环保先后研发出了多款智能回收溢油的装备,以及可以适应多种天气、可自动检测海上溢油情况的无人机,可以检测也可以回收溢油的多功能无人艇。和普通的消费级无人机不同,汉海环保的专业无人机不但拥有更壮硕的“身体”,其性能也是消费级产品无法望其项背的。“我们的无人机续航时间可以达到50余分钟,能够抵抗中雨、七级风等天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汉海环保已自主研发100多项专利技术,已获授权专利70多项,且每年以15项以上速度申报新专利。通过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公司销售收入已突破亿元。


    “腾笼换鸟”提升要素价值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已经走过32年发展历史的天津开发区东区,近年来迎来了一批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老企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和它们曾经的光辉岁月,一并留下的是闲置、空置,或者半停产状态的老旧厂房。围绕着闲置的厂房资源,天津开发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腾笼换鸟”,让旧建筑变身新载体,让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价值得到根本提升,为区域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走进58赶集集团天津总部,已经很难找到制造业工厂的痕迹,格外敞亮的办公空间内一排排崭新的办公桌椅延展开来,角落处精心打造的休憩场地别出心裁地将沙滩搬进室内。这里讲述着乘数级发展的互联网新故事。

    作为这片厂房曾经的主人,三星电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物流环境、构筑核心零部件和整机产品一条龙的整体生产体制,已搬迁至位于开发区西区的一座规模更大的现代化厂区。

    作为本市本土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企业,58同城目前的市值仅此于“BAT”和京东。这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天津开发区发展迅猛,2012年刚刚落户时,仅有40人,而现在我们的员工达到2800人,这座建筑每年创造的营业规模突破10亿元。

    作为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总部,这座老建筑正在焕发新的青春。在推动天津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该公司目前在天津已经帮助40万家企业发布求职企业,帮助60多万人找到心仪的工作,为推动天津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事实上,早在“58赶集集团天津总部”落成前数年,开发区“腾笼换鸟”的战略棋局便已启动。2011年,开发区便通过改造一处食品企业闲置的老厂房,吸引了天津芯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这家重量级的科技企业落户。这家从事光刻技术和光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研发的公司,是国内唯一承接两项国家整机重大专项的民营企业。

    天津开发区津滨高科技工业园三期1.3万平方米的“老”厂房,建设之初瞄准开发区内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场地需求。如今,这里正在抓紧进行改造,2016年这里作为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一期将迎来一批智能无人装备企业入驻。未来这里经过改造后,将实现智能无人装备整机研发与关键部件协同合作,各类智能无人装备集中展示,通用软件平台、硬件设备集中共享,成为业界领先的专业园区。

    通过将旧厂房改造成为新载体,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同时也为落户企业发展提供了新优势。在天津芯硕的负责人看来,和新建厂房相比,改造既有厂房企业从落户到投产将至少节约1年时间,节省几千万元成本。而融科大厦相比周边新建的科技载体,在租金上能比后者低最多2/3。旧楼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为新兴产业在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与此同时,更大规模的“腾笼换鸟”也在酝酿之中。2016年8月,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和新加坡普洛斯集团签署了一份投资总额达到100亿元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普洛斯与天津开发区的合作将依托普洛斯在工业和科技地产综合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累积的优质客户资源,打造逸仙园成为本市承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北京迁出的科技资源的新战略高地,高新技术企业新聚集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形成人才汇集效应。同时,此次合作也将普洛斯与天津市的合作推向新的高度,由工业物流领域扩展到科技和商业领域。届时,逸仙园有望变身成为一个智能制造、高端研发和配套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园区。


    看得见的手就是做服务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主要营造环境、提供服务、解决问题。该作为的地方一定要有作为,不该作为的地方一定不能乱作为,不缺位、不失位、不错位。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从2005年便已进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的决策视野。天津开发区贸易发展局副局长孙启俊介绍,过去10余年,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开发区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着力点。而从2014年开始,在天津市范围内启动的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推动开发区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范围。

    2015年,天津开发区在天津各区县范围内率先出台了《天津开发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配套措施》鼓励措施,计划每年从可支配财政收入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内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孙启俊介绍,这一政策的出台补齐了开发区网状政策的支持盲点,和支持科技发展、招商等方面的政策相配套搭建起完善的政策体系。

    专项资金中,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700万元,“专精特新”200万元,“管理提升”300万元,“培育电商”100万元,“载体升级”200万元……天津开发区成为天津滨海新区首个设立开发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区域。  

    同时,开发区多举措降低企业成本。制定了《天津开发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初步方案》,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税费、用人、融资、能源、物流、交易、创新创业、管理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力争使受惠企业综合经营成本降低约5个百分点。

    天津开发区还在着力打造以天润科技园为代表的转型升级基地,通过在转型升级基地开展包括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扶持基地内的企业做好转型升级工作。转型升级基地的建设,可以放大政府作用,拉近和企业距离,最终实现“政府扶持基地,基地扶持企业”的效果。

    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一步,是帮助它们破解资金瓶颈。2016年,开发区围绕“一助两促”工作的开展,共为区内中小微企业获得2784笔,总计462.94亿元贷款。获得贷款的企业数及贷款笔数,在天津滨海新区名列第一。围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开发区积极落实《天津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二批政策措施》。同时还为凯莱英、康希诺、赛诺、锦泰勤业等企业争取到融资租赁装改补贴。

    “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但很多企业并不了解这些政策,因此很难获得补贴。” 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从2014年开始,我们联合市中小企业局、新区相关部门对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进行了梳理,对开发区中小企业进行专题培训。最近两年,开发区中小企业获得补贴的规模,在全市范围内都保持领先。

    2016年,按照天津市转型升级工作的要求,市商务委、发改委分别组织企业申报2016年度向战略型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及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项目。开发区共组织11家企业,分别申报两个项目,目前新区已审核完毕并报市级相关机构审核中。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王雪佳表示,天津开发区既有存量盘子,又有增量盘子。我们不希望存量和增量是“两张皮”,而是希望增量企业能够帮助存量企业转型升级。

    2016年举办的第三届泰达创业大赛,便是天津开发区推动增量和存量对接,实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探索。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泰达创业大赛,在2016年改变了往届赛事由创业者自选创业主题的形式,转而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创业命题,强化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着眼于落地解决企业真实存在的问题,使创业赛事与实体经济相连,让创新创业更立足市场需求。

    围绕区内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天津开发区也积极对接天津市、滨海新区两级的支持政策。天津开发区贸易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1月,我们组织申报的2015年度天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公布,开发区药明康德和创业中心两家企业入选。5月,该两家公司申报了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审批中。

    管理提升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近年来,滨海新区每年都设立专项资金开展企业精益管理专项培训,组织专业机构对新区企业进行免费的问题诊断。天津开发区每年都积极推动区内企业参与上述活动。例如,位于天津开发区西区的天津山口汽车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便通过相关活动,获得了来自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的专业诊断,并在随后开展深入合作中,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开展管理能力提升,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天津开发区还连续多年成为滨海新区重点支持的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的举办地。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以制造业管理为主题内容的论坛,它在天津开发区的举办也有助于天津开发区企业了解、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管理提升手段,推动企业发展。

    截至2016年12月,备案审核通过企业1147家,纳入转型升级计划项目1852项。其中技术改造项目460个,研发专精特新项目169个,实现有效专利308个,管理提升项目662个,向新兴战略转型109个,向现代服务业转型82个,向培育电商企业转型51个,整合并重组10个;工业园区改善环境项目3个,功能提升项目3个,产业定位转型项目2个等。

    在这些项目中,954家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工作,已超额完成天津滨海新区下达的三年完成900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

    此外,2016年以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深入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创新建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互联网+新市民综合服务”三大“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政府服务理念的彻底转变,从“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中心”转变成“以用户(企业和居民)实际需求和体验感”为中心,促进政府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范式、改善便民服务质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转型升级的泰达样本

    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开发区已经走过32年的发展历程,借重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浪潮,相比于国内绝大多数的地区,天津开发区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在外资为主导的企业结构下,区内企业更早地投身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优胜劣汰之下,天津开发区较早地面对转型升级的考题。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天津开发区也有更高的视角鸟瞰全球范围先进国家和地区转型升级的经验。

    随着新千年的开启,内部、外部经济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吸引高质量外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天津开发区也在逐步将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业作为发力的新方向,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发展的新标准,实现区域的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

    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长城汽车为代表的国内优秀企业开始登上开发区产业舞台。2016年6月和11月,“泰达制造”的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分别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助力国内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的同时,天津开发区还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的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5到2015年这10年间,天津开发区相继建成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平台载体,目前,开发区拥有各类孵化基地15家,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已建成和在建的“双创”空间达到21家。

    目前,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超过6300家,其中不乏津膜科技、康希诺等业界闻名的企业。随着创新创业体系完善,到2020年,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望突破10000家。

    从聚焦外资引进,到关注内生增长,开发区不断塑造区域发展的新动能。而在产业层面上,开发区近年来也在积极“换挡提速”,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另一个着力点。近年来,以金融、物流、服务外包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五年,天津开发区将形成金融服务、现代商贸两个增加值超过300亿元行业,同时形成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四个增加值超过150亿元的行业。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天津开发区更加注重政府服务水平和效能的提升。开发区全面提升了行政审批服务体系,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实体大厅与虚拟大厅相结合、标准化与定制化服务相结合,不断强化行政审批工作的规范性和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形成体验良好、行之有效的服务机制。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在围绕“转变发展动力”进行论述时指出,当前,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蓄势待发,重大颠覆性创新将不断涌现,现在抓创新就像30多年前抓开放一样,谁能抓住先机,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开发区在现阶段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上,大胆投入战略性资源,不断完善和提升创新体系,聚集创新主体、鼓励创新活动、推动创新成果更多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使创新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引擎,逐步实现开发区发展模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创新推动的指数增长。

    而在天津开发区的“十三五”规划中,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区、先进制造研发集聚区、推进创新驱动活力区、美丽文明宜居标志区,成为开发区下一个五年转型升级的关键词。正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所说,开发区的根本任务,还是发展实体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部分,发展方式要实现根本转变,科技创新、内生增长要成为区域发展核心动力,建成一个高端资源集聚,城市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产业新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