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聚焦

【人民网】天津开发区:运用大数据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发布日期:2017-07-28 10:48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 人民网2017年07月26日报道:

    天津开发区新市民平台荣获2016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10强


    【摘 要】天津开发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滨海新区经济功能区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开发区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区”。建区32年以来,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新市民”为天津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区域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美丽天津、美丽滨海的总体要求,天津开发区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文明宜居标志区为宗旨,坚持贯彻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互联网+治理”的理念,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精准化服务,全面提升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提升区域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化 社会化 精准化

    新市民服务管理 社会治理能力

    一、开发区新市民及出租房屋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背景与起因)

    天津开发区于1984年建区,30多年来一直严格遵循国务院确定的发展方针,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区域人口净流入、新市民数量不断上升。当前开发区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新市民”13.7万人,占本区常住人口的67%,其中9.8万人分布在各类企业、居住于蓝白领公寓,4千余人分布在建筑工地(全年累计2万余人),3.4万人分散租住在各社区。目前开发区兴建的公寓达到32处,涵盖了高级人才、白领、蓝领和政府公屋等各种类型,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可容纳20余万人;开发区现有成熟居民小区114个,房屋建筑总套数41257套,出租房屋8303套,其中群租房535套,约占6.44%。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服务管理好新市民和出租房屋,已成为开发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市民数量不断上升、需求不断提高,开发区在新市民服务管理上逐渐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包括:

    (一)各职能部门职能泾渭分明,分块管理,难以形成联动融合机制;

    (二)新市民信息采集相对落后,采集方式单一、数据不够准确、难以做到动态化管理;

    (三)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比较分散,未能有效集约整合利用;

    (四)缺乏与新市民这一服务管理对象的沟通互动,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五)出租房屋数量庞大,特别是群租房现象突出,居住人员复杂、消防隐患突出、案件矛盾易发、疾控风险潜藏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天津开发区以面临问题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目标为导向,坚持“三个导向”有机结合,从提高信息化水平、社会参与程度、强化精细服务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新市民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二、互联网+泰达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的主要做法

    (一)信息化支撑

    为解决新市民与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中亟需开展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动融合等问题,2016年3月,充分体现便捷、温馨、智能三大特点的开发区新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居住登记、居住证、计划生育、法律援助、出租房屋备案、出租房屋纳税以及身份证异地换领等业务,均可在新市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与此同时,开发区建成并启用以“三个平台、两个门户、一张网络”(三个平台指数据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两个门户指新市民网门户、掌上新市民门户,一张网络指免费无线网)为核心内容的“互联网+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对开发区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化支撑。

    1.构建三个系统。一是数据采集系统。整合人口管理、公寓审批、公安信息比对等流程,探索形成新市民自主申报、免费Wifi数据归集和公寓、企业、中介数据多元化汇聚和智能化获取、更新,并由新市民平台共享的信息采集机制。二是内部管理系统。有效实现后台规范化支撑,整合完善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事项库,实现事项目录化、要件清单化、程序标准化、时限严格化。三是综合服务系统。实现多方资源共享融合,形成新市民服务统一入口、统一授权、一点登录,一办到底,达到定制化、推送化、系统化服务的标准;客观反映新市民对政府各项服务的反馈,推动各项服务及时改进,实现精准化服务。综合服务系统目前能够办理20余项业务,全面满足了新市民日常生活工作需求。

    2.实现三大目标。开发区的“互联网+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精确数据、精准服务、精细管理三位一体的目标。一是利用大数据功能,对出租房屋基本管理数据、部分服务数据和新市民行为数据等进行全覆盖、实时性、动态式、智能化精确统计分析;二是根据数据分析呈现的构成、来源、结构、变化趋势等各项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制定政策,实现服务的精准化;三是通过精确数据分析,把握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动态数据中实时发现问题或隐患,自动触发问题处理系统,形成信息闭环处理机制,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二)社会化参与

    开发区在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上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充分激发社会能动力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充分利用社区居民、用工企业、物业公司、平安志愿者队伍、房屋中介等社会力量,将其贯穿于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出租房屋治理的共同体格局。

    1.基础摸查环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协管员、社工、社区民警等政府力量与劳动密集型用工企业、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房屋中介机构等协作,共同对开发区内的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摸查,按一户一档建立档案资料,作为新市民平台启用后的原始基础数据。

    2.信息采集环节。利用企业和建筑工地用工信息、房屋中介和小区物业公司信息等,结合新市民平台中的wifi实名登记系统、公寓管理中心审批系统等,在出租房屋存量动态和增量数据采集上,取得第一手信息。专职协管员职责由巡查向核查转变,既提高了采集效率,又降低了行政成本。

    3.动态监管环节。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平安志愿者、物业保安的力量,健全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志愿服务宣传动员、组织管理、激励扶持等制度和组织协调机制,组织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掌握出租房屋动态、发现安全隐患,使后台管理部门迅速组织排查和治理。

    4.综合整治环节。与中介机构深度合作,将新市民平台在所有房屋中介机构中推广应用,使后台管理部门全面掌握出租人、承租人、转租人和出租房屋本身的详实信息,以便对存在违法拆改、违规经营、存有安全隐患、治安问题的出租房屋及时进行综合整治。

    (三)精细化服务

    在体制机制保障、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的基础上,开发区全力打造精细化服务品牌,在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上着力打造“六个一”的完整链条式服务管理新模式,形成出租房屋安全隐患闭合处理机制。

    1.第一时间服务:利用新市民服务中心大厅、新市民网上服务中心和各服务站,充分发挥窗口服务作用,对于初到开发区或初次进行房屋租赁的新市民,第一时间提供登记、办证、协税、签订责任书等服务。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办理居住登记、居住证相关事项2.26万件,办理出租房屋纳税业务7221件、代收税款4560余万元,办理计划生育登记、公安户政业务4.1万件,接待综合咨询5.3万人次。

    2.第一时间发现:充分利用专职信息员队伍、平安志愿者、居民群众等社会力量,通过社区门禁卡制度、视频监控系统等,第一时间发现新增出租房屋和存量出租房屋的变动情况、出租房屋存在的安全和治安隐患,并通过新市民网上服务中心第一时间进行登记录入,做到隐患不漏、房屋不漏、人员不漏。

    3.第一时间转递:办公室根据平台系统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按照46类隐患的原则,统计出租房屋存在的反恐、治安、消防、安全、卫生、邻里纠纷等方面问题,将出租房屋划分为重点户、关注户、普通户,实行“分类管理、重点追踪”的工作方法,确定关注沪322户,重点户69户。针对重点户、关注户,办公室安排专人进行追踪管理,及时将巡查核查出的问题隐患,根据成员单位法定职责分工和责任制第一时间进行转递。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29条,现场整改503条,转递126条,已解决108条。

    4.第一时间处置:各成员单位在收到出租房屋的问题隐患清单后,对于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应立即安排人力物力,第一时间上手处置,对确实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对于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和突出隐患,则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进行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经过联合查处,群租房由2015年的1200余套下降到589套,群租得到基本遏制。

    5.第一时间反馈:各成员单位在对收到的问题隐患进行处理后,在第一时间将处理结果或阶段性处理进度反馈至新市民平台系统,并通过网络、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反馈给信息报告人。

    6.第一时间督查: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办公室将问题交办到成员单位后全程监督,掌控问题处理进度、进行督查问责。对因工作落实不力导致在出租房屋内发生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和消防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起,倒查一起,从严追究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

    三、新市民与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切实维护了区域安全稳定大局。在新市民服务管理上,通过全国领先的信息采集和比对系统,强化了动态监管水平,2015年4月至今,使用公安全项比对采集设备累计核查人员68万人次,比对发现2093重点关注人员,抓获负案在逃人员12名。开发区通过对蓝白领公寓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新市民社团、“农民工之家”建设,通过圆梦计划,丰富了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引领作用。通过对社区出租房屋 “六个一”的精准化服务模式和对群租房的综合治理,社区治安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消除,大力保障了区域安全和谐稳定。从刑事案件来说,2016年较2014年,新市民犯罪比例下降近10个百分点,破获八类重大刑事案件中,新市民所占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街头“两抢”及各类盗窃案件新市民犯罪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

    (二)增强了新市民在泰达安居乐业的感受。开发区通过一站式服务、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精准化服务,创新新市民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等工作,全面提升了新市民的综合服务水平。一是管理网格化,将对新市民的技术服务、宣传培训、信息采集、利益导向政策等日常服务管理推向“常态化”,利用社区两实系统实施 “以房管人”,把公共服务送到新市民家中、工作地,使服务落到实处;二是待遇市民化,通过“送法律、送健康、送安全、送文艺、送温暖”,提高新市民幸福指数,同时充分保障新市民各项合法利益,与城镇居民同享市民待遇;三是服务均等化,根据新市民的结构情况,合理高效配置公共资源,通过“一站式”服务和信息化平台,让新市民充分享受到均等化的政务服务。上述举措大大增强了新市民这支经济社会发展生力军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坚实基础不动摇。开发区从诞生到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是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是实体经济不断壮大的过程。当前开发区已经成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并形成了以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千亿以上产业集群。可以说,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走工业化道路是开发区最大的竞争优势。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社会治理能力、新市民服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区在新市民管理服务方面的系列探索和创新,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今后也将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在新市民服务管理、公寓管理、出租房屋管理工作中走在前列,充分保障开发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

    四、探讨与评论

    (一)凭借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开发区才能够成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引领者。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开发区不断丰富发展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始终站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最前沿,成为改革开放的引领区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三十多年来,开发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思想路线,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度“瓶颈”,始终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探路者。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勇于创新的先进管理理念、精简的“准政府”管理体制、迥异于普通行政区的高效规范运作的“小环境”,保障了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上一直引领着时代潮流,同时也能保障开发区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上创新思路和招法,走在全国前列。

    (二)充分依靠信息化手段,走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前列。信息化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上至中央、国家层面,下至社区基层,都在探索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泰达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充分依靠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在信息采集方式、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互联共享等方面都挖掘了巨大的潜力,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由“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转变,切实提高动态条件下各类社会问题处置能力。

    (三)坚持社会化参与的开放共治方针,形成联动融合工作局面。开发区自身“小政府”的体制机制,使得各部门力量显得尤为不足,在面对繁重复杂、包罗万象的社会治理工作人模时不得不转换思路、合力出击。政府、市场、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有分工负责、密切协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泰达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政府部门、社区物业、房屋中介、公寓宿管、社团组织、志愿者协会等多方面力量,不仅让新市民享受全方位的服务,更引导他们与各类社会组织一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