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聚焦

【天津工人报】师带徒 传匠心

发布日期:2020-08-01 15:20 来源:天津工人报 分享到:
  • 天津工人报2020年07月30日第03版报道:

    在中国水电基础局柬埔寨致富大厦项目师带徒活动中,项目经理刘海江(左)对当地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宁隆/摄

    张道华(左二)为徒弟讲解设备难点。

    师带徒,是企业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传统举措。如今,这项传统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唤,要求师带徒不止着眼技艺,更需传承匠心。

    培养青年职工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离不开脚踏实地的手口相传。在车间、班组中,用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对子、传经验,无疑有助于青年职工的成长。

    将师带徒举措真正落实到班组,可以树立榜样标杆,激励青年职工传承工匠精神,走上岗位成才、技能成才之路,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高素质人才。   ——编者

    “跨界”培养业务“多面手”

    天津宜药印务有限公司印刷车间CD6+1机长王涛

    我是天津宜药印务有限公司印刷车间CD6+1的机长。公司工会在2019年“导师带徒”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扩大活动范围,深化活动形式,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配置情况,在喷码、配墨、模切、糊盒、品检工序大范围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为我们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为公司储备蓝领技术人才。原来我是印刷工序“导师带徒”活动中的“师傅”,为车间成功培养出了一名年轻的机长后备力量。在今年的“导师带徒”活动中,我从“师傅”变成了“徒弟”,从印刷车间跨越到模切车间学习技术,这是公司首次跨部门联合岗位培训。

    对于模切机来说,我就是一名零基础的学生。师傅刘昭是模切车间的老师傅,技术水平过硬,实操经验丰富。我按照培训计划先后学习了安全操作规程、模切工序质量标准、模切机具体操作技能、机器维护保养等理论和实操技能。师傅刘昭耐心讲解、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传授给我,经过近三个月的学习,目前我已经可以独立领机,使我逐步成为企业生产的“多面手”。

    这次跨部门联合培训促进了印刷车间和模切车间之间的部门交流,为车间技术人才提供了沟通平台,开拓了工作思路。同时,为公司培养出“一人多岗”的技术型人才,为公司进一步理顺生产流程,提升公司“软实力”夯实基础。

    工会为了确保“导师带徒”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在活动期间对我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活动期满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定,并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我们班组间互帮互学的劲头,拓宽相关专业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各项技能,让我们共同进步,变“一专”为“多能”。    姜凯琦 整理

    “蓝领”师徒“淘金”忙

    “你仔细看看,这个刚装好的液气分离器有什么问题?”7月28日,忙得满头大汗的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装备管理科技能专家张道华指着生产现场设备安装不达标的地方,循循善诱引导着徒弟查找问题。

    年轻人爱跟着张道华学,说是跟着师傅能“淘金”。今年,张道华带领徒弟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开展发明创造,研发出的《顶驱游动电缆无线改造项目》《钻井柴油机缸压检测装置》《电子式泵压检测装置》等成果正在参评渤海钻探公司“淘金行动”项目评审。“就是在旁边看着师傅干都有收获。”穴志新是公司师徒结对活动的受益人,他表示,跟着张道华是“又淘真金”又学本事。

    近年来,张道华带领团队先后研制出封井器状态检测装置、循环管液位集中报警装置等设备,先后获得国家级、行业级、省部级的成果奖,为钻井一线设备自动化、轻便化、智能化贡献了力量。他利用钻井队等停或上井检修时机,给徒弟仔细讲解柴油机、伊顿刹车、顶驱等关键设备的操作、保养及常见故障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徒弟第一时间解决设备故障的能力。穴志新于2019年获得公司柴油机工技能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对自己徒弟的肯定,张道华是这样说的,“石油人是‘蓝领’,但‘蓝领’也能当工匠,也能出成绩。”

    自公司全面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来,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技术队伍能力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加快不同岗位员工的进步,由技术技能专家当导师,从一线选择骨干员工进行年度培养,强化专业管理水平;由2年以上经验的老员工当导师,对新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阶段培养,快速提高员工适应能力。”公司人事劳资科负责人介绍公司师带徒活动安排。

      据了解,公司在师徒结对活动中实施双向透明选择,提高师徒结对成功率,强化出徒效果,并为出徒员工提供展示平台,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各级别技能竞赛,评优员工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中享有“绿色通道”。2019年共有1人获得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竞赛金牌、2人获得渤海钻探公司技能竞赛铜牌,1人通过技能竞赛晋升高级工、2人晋升技师、1人晋升高级技师,两个创新成果获得渤海钻探公司优秀奖,1个项目在集团公司创新成果交流推介活动上进行展示。在渤钻公司,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氛围良好。

    本报记者 高竹君 通讯员 张雯琼

    工程“小白”取得工匠“真经”

    当前天津茱莉亚学院处于施工收尾阶段,中冶天工集团公司职工徐毅正认真娴熟地计算暖通、给排水、机电设备等安装工程工程量,为经营部同事进行工程决算打好基础。徐毅一年前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熟练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知识,这离不开集团导师带徒活动中,经营部经理贺全甫师傅的言传身教。

    工程造价在工程施工阶段是指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建设工程造价关系着项目经济盈亏,重要且严谨。工程计价是徐毅的日常主要工作,工作量大且繁琐。

    “因为有导师的言传身教、悉心指导,我乐在其中。”徐毅挥动着手中签订的导师带徒协议说道。还记得刚进项目时,徐毅看到项目的设备、技术,都是课本上没见过的“高精尖”,再拿过各种工程报表一看更是蒙圈,样样都得重新学。好在37岁的贺全甫经理,施工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他耐心地从看图纸、工程造价计算软件使用教起,让徐毅很快掌握了工程造价的入门知识。

    在和记者交谈中,徐毅发现报表上的通风风管标高,在图纸上没有显示,为了核实工程量,她立即跑到设备安装现场核实相关数据。看着现场建筑即将竣工验收,徐毅骄傲地讲述着导师带徒的收获:“通过这个工程建设的实践,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工程师,必须耐得住枯燥的工作,认真传承工匠精神,将师傅传授的‘真经’落到实处。工作中就是要把每个报表数据都要一一核实,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造价工程师。” 本报记者 王洪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