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其他信息

经开区持续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

发布日期:2023-05-23 09:20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分享到:
  • 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

    为积极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助力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天津经开区自4月初起持续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活动,8K大屏轮播宣传片,开展南港岸线生态修复等多种形式,向经开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生物多样性理念,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者、监督者、行动者。

    联动保护湿地生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月5日,“关注湿地保护,共守绿色家园”环保主题讲座活动在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了天津市滨海新区疆北湿地保护中心理事长王建民,近百名热心企业职工、群众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王建民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湿地物种的多样性,科普了生活在滨城周围的各种鸟类,以及目前它们所处的栖息环境,呼吁更多职工、群众加入到湿地保护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多层级深化交流 共话生物多样性保护

    5月22日下午,天津经开区组织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交流活动,经开区管委会规划、建设、文旅、党建等部门,以及重要生态资源所在片区的各管理部门参加活动。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以桂出席活动。

    活动邀请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中心周滨主任介绍了国家和天津市生物多样性政策要求、天津市典型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国内先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案例。

    此次活动通过天津市-滨海新区-经开区三个层面交流,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实施,从监测到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经开区各相关部门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

    同时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位于天津经开区“于响”片区的8K大屏滚动播放国家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片,向职工、居民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倡导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此外,作为天津经开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程,天津南港工业区岸线生态修复工程自2018年起启动,覆盖海洋生物资源恢复、生态修复系统观测站和管理信息系统、生态修复监测和评估等内容。近期,天津经开区还将组织南港岸线增殖放流活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中的“协议”,指的是2022年12月签署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更是地球家园,所有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自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以来,世界各国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积极努力,然而,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2021年10月,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并发布《昆明宣言》。2022年12月中国继续作为主席国,引领推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丰硕成果。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COP15的圆满终点,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激动人心的新起点。从协议到协力,让我们携起手来走向复元生物多样性的新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