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盘点|回眸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这五年 “品质”与“颜值”变化惊艳!

发布日期:2020-10-13 09:27 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时讯 分享到:
  • 今年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获批5周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各项部署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大力探索制度创新路径和方向,全力推进片区建设发展。

    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五年来,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围绕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和深改方案、人民银行印发的“金改30条”准予实施政策,加大改革创新攻坚力度,牵头任务基本全部落地,聚集了一批市场主体,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区域发展活力动力持续提升,整体形象面貌日趋成熟完善。五年来,片区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超4万家,其中企业超2.5万家,四上企业年营业收入1200亿元,年税收70亿元,今年,片区企业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被国务院作为经验案例在全国推广,同时,包括商业保理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再保理业务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一制三化”改革、主题业务标准化审批服务、民非养老和培训机构审批“多项合一”、无人审批超市等在内的改革创新举措,也纳入了相关部门拟在全国或京津冀范围内复制推广的范畴。

    金融创新特色突出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中心商务片区被定位为建设“金融创新示范区”。五年来,片区紧扣这一定位,积极推进金融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自身优势特色。

    一是金融主体形成聚集。区内现有金融、类金融机构超2700家,其中持牌机构76家,形成功能全覆盖、产品全链条的综合集群优势,成为全市唯一金融全牌照区域。今年,天津市设立的第一个国际金融组织功能中心——亚投行数据综合业务基地也将投入使用。

    二是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协同市场主体大力探索业务创新,形成了多个全国首创成果,如成立全国首批、北方第一家民营银行——金城银行,全国第一家保险国际救援公司——江泰救援;在创新型业务案例方面,完成全国第一单新三板反向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百合网收购世纪佳缘,设立首支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完成天津第一单QFLP业务等等。

    三是保理产业亮点鲜明。区内注册商业保理企业164家,约占全市24%,保理应收账款存量总额近700亿元。今年以来,中心商务片区在保理产业创新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发行了全国首单完全基于交易信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出了全国首个保理线上债权确认融资新模式、依托数据赋能创新保理资产交易模式等。

    四是央企产融结合亮点突出。中心商务片区作为国家级产融合作试点城区,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央企产融结合方面取得突破,区内聚集70余家央企设立的300余家创新型金融主体,投资总规模超3000亿元;中企云链公司应用云技术推出“N+N+N”融资新模式,累计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近1300亿元,清理供应链企业三角债超5000亿元。

    五是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区内共有交易市场17家,占滨海新区比重超70%。其中权益类9家,大宗商品类8家,交易标的涵盖金融资产、农产品、知识产权、排放权等广泛类别,为金融创新提供强大的市场牵引。如,滨海金融交易所创新打造的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流转平台,为2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近100亿元的低成本资金支持。

    六是金融综合监管试点扎实推进。中心商务片区在全市率先上线“企业信息监管平台”和“行业数据监测系统”,健全风险预警预报机制,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首创金融纠纷智慧审判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司法仲裁全程线上处理;率先试水金融监管“沙盒”模式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确保监管能力提升与金融开放创新同步。

    新动能引育多点开花

    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积极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拓探索、迭代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平台经济建设。在网约车、旅游民宿、网络货运等领域先行先试,解决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税务征管、准入门槛、行业监管等难题,聚集美团、滴滴、58到家、贝壳、顺丰、爱奇艺、美图、途家、爱彼迎、36氪等行业领军企业。

    二是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支持猎聘网成为天津市第一家拿到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外资互联网企业,办理全国首张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构建适合产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实现途家网、货车帮等典型项目成功落地;支持零氪重疾领域医、药、保商业模式落地,促进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狮桥融合贷款金融、车后服务、整车干线物流,打造“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智慧物流平台。

    三是增强创新经济引领服务能力。围绕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快速聚集双创发展要素,设立京津冀跨境电商产业联盟、京津冀众创联盟、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于家堡创业培训平台等专业化服务平台。今年,片区的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特别表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深入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围绕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以“一制三化”为引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推出全市首个商事登记预约预审系统,建立“不见面审批”“首席审批官”等制度,在全国自贸区中首创的“税务综合一窗”,可受理企业税务6大类,192项常用涉税事项,企业办税时间平均节约20%-30%。

    持续扩大“五减”“四办”改革成效,制定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标准化工作手册,完成 345 个类型项标准化工作,大幅压缩审批环节,持续精减要件,减少审批环节,今年上半年累计直接取消申请材料事项 27 项,可共享申请材料事项 22 项,减少证明事项 31 项,减少办理环节事项 22 项,减少办理时限事项 35 项。

    全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落实“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改革措施。

    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改革,全面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缩短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间,实现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5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土地和规划建设条件明确项目不超过30个工作日、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为项目加快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营商环境区域配套日趋健全完善

    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不断加强区域环境建设,积极引入各类公共配套服务资源,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来,已建成投用商务写字楼宇120万平方米,并相继建成了包括城际高铁站、万达商业广场、滨海文化中心、网红图书馆、洲际酒店等一批交通和商业等配套设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有一项艺术品级别的项目——天津茱莉亚学院正式竣工开学,该项目是全球知名音乐学府美国茱莉亚学院110年来首次走出纽约合作办学,也是其唯一的海外校园,学院按照世界级音乐学府标准建设,建筑技术在国际上处于绝对领先水平,以音乐及相关表演艺术教育为主,并计划每年组织百余场公演。该项目将进一步全面提升区域品质和形象,吸引更多海内外人士走入中心商务片区,增强片区影响力和知名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