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浏览
退出长者模式
天津经开区新闻发布会专题

2022年9月新闻发布会

首页 > 2022年9月新闻发布会

【非凡十年·泰达】十年磨一剑 绿色石化产业启新篇

发布日期:2022-09-28 09:35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无障碍语音播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天津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遵循“三个着力”指引,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聚力攻坚、勇毅前行,开创了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天津经开区现推出“非凡十年·泰达”主题宣传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来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天津经开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天津的经济版图中,绿色石化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位列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中,居于“压舱石”的重要位置,在全市工业中产值占比高、投资大,是稳住经济大盘、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奋楫笃行、步履铿锵。

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是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天津未来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承载地。从盐碱荒滩到九通一平、从屈指可数到项目林立,南港工业区立足“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定位,强基础、蓄势能,向着“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安全化、数字化”的新一层级跃进。如今已是攥指成拳,千亿级石化产业正强势崛起。2021年,天津经开区石化产业产值实现855.2亿元,增长19.8%,初步形成了以南港工业区为主要承载地的绿色石化产业空间布局。

战略领航 规划先行 打造成“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在南港工业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2019年,园区定位提升为“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天津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打造世界一流的南港化工新材料基地和石化产业聚集区。”南港工业区充分发挥区位、港口、产业和市场优势,做强、做优化工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高水平打造南港工业区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

政策赋能,为南港工业区筑建了“蝶变”的舞台,也为区域绿色石化产业引入了迸发活力的源泉。

置身其中,可曾想到,这里原是寸草难生的盐碱滩。而今,可以用“工业绿洲”来形容。错落有致的管廊、高耸的储罐和炼塔……挖掘机、铲车、运输车忙碌作业,施工人员挥汗奋战,呈现出一幅争分夺秒保生产的建设图景。放眼这片干劲十足的热土,无疑是有人气、有朝气,澎湃着新动能的活力园区。

十年间,天津经开区以探路者和领航人的视角,聚焦南港工业区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统筹园区产业规划、绿色石化产业培育、重大产业项目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战略图谱愈加清晰。截至2022年6月底,南港工业区累计签约实体类项目超过120个,总投资超过1680亿元,其中已建成企业90家,5个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南港工业区迎来项目建设、投产新阶段。

近期,天津市委、市政府又将南港工业区高质量发展写入《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22-2035)》,南港工业区参与研究制定《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工作方案》,组织编制《天津南港工业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这三者科学衔接、有效协同,上下联通、一体推进。按照规划,到2025年,南港工业区将新增2至3家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石化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和产值超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

主动融入 深度耦合 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要做强大产业、做好大文章、谋求大发展,如何将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天津经开区的答案是: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绿色石化产业领域发新枝、结硕果,抱团共赢。南港工业区不仅仅是天津市的南港,更是京津冀的南港。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南港工业区定位,靠前服务、主动谋划,打造央企第二总部服务基地、首都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和京津冀化工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天津经开区依托京津两地同城效应,主动对接石化领域在京央企,推动百亿级石化产业集群项目启动实施,推动国家管网集团二级总部、创新研究院等落地,推进两大LNG项目加速建设,引进中石化北化院、石科院、工程院、中海油研究院、天辰院等一批中试项目……协同发展的石化产业“朋友圈”越“加”越大。

去年,天津市与中国石化在南港工业区共同谋划,启动了总投资超600亿元的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以120万吨/年乙烯项目为龙头,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长城润滑油、催化剂生产基地、光伏新能源、石化e贸平台等11个项目组成,将成为中石化北方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化工产品物流、销售中心。这一举措契合中国石化“一基两翼三新”的战略,同时也与我市“一基地三区”定位深度耦合。一年来,各项目“清单化”压茬推进,“领头雁”120万吨/年乙烯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提供科学试验基地和油田化学品助剂科研中试基地的石工院和石科院在经开区完成注册,整体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能源保供项目,位于南港工业区的中国石化LNG项目和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虎”力全开,加速推进。前不久,中石化LNG二期九号罐完成封顶,标志着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完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4座储罐也完成升顶。这两个LNG全部投产后,南港工业区将成为国内最大的LNG接卸基地,将有力保障首都能源安全。

经过多年积淀,南港工业区产业环境日益提升,园区内10万吨级航道全天通航,南港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水、电、气、热等公用配套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对绿色石化产业的承接力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质项目在这里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链式思维 精耕细作 形成“龙头带动+串链补链强链”模式

产业兴,园区兴。十年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沙、渤化、台湾见龙、壳牌、立邦、灯塔、KCC等一批国内外“大咖级”项目纷至沓来,厚植绿色石化产业沃土,为南港工业区带来了“流量”、注入了新动力:超千万立方米原油储备能力、近千万吨LNG接收能力、近百万吨润滑油生产能力,可撬动千亿级下游产业。一条从原油开采、加工到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生产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就此成型,夯实了“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一体化产业体系。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近年来,南港工业区以链式思维深度分析产业链条,采取以龙头带链条、以链条找项目的模式,把关键产业链做成品牌、做出影响力,推出一系列在产业细分领域技术先进、生产稳定、影响广泛、不可替代的“精品链”。

以百万吨乙烯、MTO等龙头项目基础原料为依托,南港工业区打造烯烃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3条主产业链,以及涂料和黏合剂等10条子产业链;同时引进中国石化北化院、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增强创新能力,搭建自主研发平台,融合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促成产业链与生态圈双向互动。这样一来,园区内渐渐呈现出企业间原料不出区、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循环发展的新局面,大大增强了产业韧性,也提升了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奋力破局,逆势上扬。面对疫情防控和稳住经济大盘等多重任务,天津经开区始终保持“制造业立区”和“创新强区”的思路,全力全速抓项目,确保支柱产业发展稳健有力。2021年,天津经开区石化产业全年新签约项目25个,其中南港工业区项目19个,总投资约148亿元,形成上下游项目互为支撑、耦合联动的发展局面。今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绿色石化产业产值同比增加33.3%,增速明显。“十四五”时期,南港工业区还将建设产值百亿元的清洁能源产业园、产值超50亿元的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以及产值超20亿元的医卫新材料产业园。

“五个”引领 保驾护航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的重要讲话精神,南港工业区注重增强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提出“创新引领”“科技引领”“体系引领”“理念引领”“文化引领”等“五个引领”,为南港工业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整套自律性的、持续改进环保、健康及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园区绿色石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1年5月,南港工业区正式启动责任关怀,是国内第一家以园区和园区内企业为主体承诺实施责任关怀的化工园区,也是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布责任关怀年度报告,并连续发布11年的园区。十年间,南港工业区通过责任关怀,引导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最大程度追求“零事故、零伤亡、零财产损失”的目标,实现了园区和企业安全发展、 和谐共生。随着实践的深入,责任关怀已成为园区的特色安全文化,赢得了广泛认知,其核心价值和实施准则已成为南港工业区广大从业者的道德准绳和行动指南。

十年来,南港工业区坚持创新引领,构建“双全”监管机制。针对建设项目,建立了安全准入、试生产前安全交底、安全承诺书兑现考评等10项全过程管理工作机制,从源头上管控风险、消除隐患;针对投产企业,按照正常生产、装置大检修、停复工、关闭注销四个阶段实行全生命周期监管。今年3月,天津市应急局委托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对南港工业区开展了安全风险等级复核,园区为D类,属于较低安全风险。

创新水平和科技进步也是为园区提供绿色、安全发展动力的强有力保障。南港工业区坚持科技引领,建设智慧安全园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搭建化工园区产业“大脑”,切实提升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门禁管理、危化品车辆管理、能源管理等纳入智慧体系,打造综合管理驾驶舱,实现安全、应急、能源监管一张图、一个网,再造一个动态呈现的云上“南港工业区”。

低碳环保,绿色优先。南港工业区锚定“双碳”任务目标,积极引入氢能领域领军企业,以点带面,争取获得先发优势,突破氢能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尽快实现氢能在南港工业区的大规模应用。加速建设以中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海水淡化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绿色、创新的高端化产业项目。率先在全国化工园区中启动能源低碳智慧管理平台建设,2022年底前可以实现正式上线运行。2023年起,南港工业区双碳工作可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

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落地、严要求统筹,当下有为,未来可期。深耕多年绿色石化产业的天津经开区始终在路上,塑造优势,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