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退出长者模式
天津经开区新闻发布会专题

2022年9月新闻发布会

首页 > 2022年9月新闻发布会

【非凡十年·泰达】努力打造产业最优承载地

发布日期:2022-09-26 10:23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天津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遵循“三个着力”指引,团结带领经开区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聚力攻坚、勇毅前行,开创了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天津经开区现推出“非凡十年·泰达”主题宣传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来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天津经开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章。

浩荡渤海湾,潮涌京津冀。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习近平总书记“总动员令”下,迈上实质性推进“快车道”,广袤的京津冀大地,激荡起催人奋进的发展旋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汇节点,位于京津冀产业布局轴轴心。自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发布以来,按照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天津经开区结合自身定位和产业优势,积极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强化“全域承载力”同时,突出“一北一南”,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最优承载地”。

十年来,天津经开区紧紧抓住重要历史性窗口期,牢牢把握政治责任、历史使命、发展机遇,敢于舍得,勇于付出,以大担当融入大战略,向时代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泰达“答卷”。

协同项目占天津市三成 打造京津冀主要产业承载地

不久前,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圆满落幕。这样一场盛会,天津经开区自然不会缺席。不仅如此,天津经开区还利用服贸会上丰富的资源,进一步扩大了京津冀“朋友圈”。期间,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亚马逊云科技运营主体公司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天津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

据了解,天津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是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专注于制造业的数字化赋能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天津经开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资源,结合亚马逊云科技专门构建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和广泛的合作伙伴,赋能本土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助推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发布以来,天津经开区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不断发挥区位优势,完善体系建设,在投资促进、项目建设、投产运营和社会配套等环节,提供全程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形成企业与项目服务的无缝衔接和闭环运行体系。通过改进服务机制,经开区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集中的人才供给、通关效率、融资支持、交通环境、行政效率等方面的节点问题,切实提升了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尤其是北京企业在泰达扎根经营、发展壮大的信心。

从北京中关村到扎根滨海新区,从初创企业发展到行业领先,思腾合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腾合力”)的奋进历程是京企来到泰达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8月,经过多方考察,思腾合力选择将总部从北京中关村迁入天津经开区。在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迁入当年,企业9-12月营业收入就达到了4662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思腾合力已逐步成长为国内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领先企业。随着思腾合力位于经开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的思腾合力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投用,思腾合力在泰达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全新阶段。

思腾合力的成功,在泰达并非孤例,零氪科技、云圣智能、致导科技等企业从北京来到天津经开区后,借助政策与区位优势,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了解,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共引进京津冀协同项目1895个,占天津市的近三成,累计吸引投资5756亿元。其中,北京市项目1596个,累计吸引投资5564亿元;河北省项目299个,累计吸引投资192亿元。这些项目成为推动天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天津经开区也已成为天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名副其实的主要产业承载地。

注册项目超3500家 滨海—中关村成协同发展典范

产业协同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天津南港工业区一北一南两个产业协同发展“最优承载地”成为了天津经开区“举棋从容,落子有声”的关键所在,一曲曲产业协同的乐章,正在这片热土轰然奏响。

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天津。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落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第一家从北京中关村到科技园发展的高科技企业。这几年,企业实现了从单一航电模块研发生产到整机研发制造的跨越,今年还推出了2款整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今年8月,致导科技在泰达无人装备产业园内找到了一块新场地,面积接近2000平方米,实现了产品批量生产。同时,跟随企业从北京来到天津的十几名员工享受到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政策红利,现已在滨海新区落户、定居,新员工也在不断扩充,公司规模稳步提升,发展动力更加澎湃。

除了产业转化协同,作为天津经开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重要平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也在推动服务协同、招商协同、创新协同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示范区。

从《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到滨海新区出台《关于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再到科技园纳入天津经开区法定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快北京创新资源与区域制造业优势叠加,近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不仅在落户、购房、医疗、教育、融资、税收等方面接连获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大礼包”,也在不断加深优化顶层设计,持续构建特色创新生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全面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的产业组织形式和企业服务模式,积极与北京中关村共同创新利益共享模式。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创新力量,着力构建新一代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科技服务业“3+1”产业体系,补链强链,尽快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中关村在北京以外最有影响力、最富活力的创新区域。同时,用好天津滨海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高水平谋划提升科技园规划建设水平,加快推动科技园M0新型产业用地建设,为科技创新项目就地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

为提高科技园“创新首选地、宜居生活区”影响力,让更多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质项目“接得住”“留得下”,天津经开区着力提升科技园配套环境。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投入运营,北塘文体中心功能提升、开通免费交通专线、嘉庭公寓二期投用、龙湖幼儿园投入使用,便捷、舒适、智慧的“5分钟、10分钟生活圈”已见雏形。

成立多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具备了从早期科技孵化为主的发展阶段向高成长型企业引育转型的条件,累计吸引了3500多家企业,其中北京来津企业占比由2019年的16%提升至2021年的30%。科技属性日益凸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均超百家。

打造四大基地 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承接作用凸显

作为天津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唯一承载地,南港工业区近年来发展不断提速,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正强势崛起。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的南港工业区不仅是天津市的南港,也是京津冀的南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南港工业区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近年来,天津经开区贯彻国家和天津市石化产业布局优化大方向,奋力打造央企第二总部服务基地、首都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化工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

近期,北京燃气天津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水工码头竣工,迈出了打造首都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更坚实的一步。该项目将通过一条管线将京津冀三地天然气供应网连接起来,建成后将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应急保安供气并兼顾调峰功能。与此同时,随着九号罐的顺利升顶,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主体结构也全面完工,工程建成后,其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将由600万吨提升至1080万吨,迈入千万吨级LNG接收站行列。两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民生和能源保供工程,将进一步保障京津冀地区今冬供热能源安全稳定,不仅将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冬季供气紧张的状况,还将有效实现区域天然气资源共享,促进京津冀能源低碳化转型,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区域能源结构。

为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近年来,南港工业区主动对接石化化工领域在京央企,推动了总投资超600亿元的中石化集团产业集群项目启动实施,推动了国家管网集团二级总部、创新研究院等落地发展,积极谋划中海油海能发二级总部等在经开区落户,大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时,主动与中芯国际等重点企业对接,在南港工业区规划了1平方公里的电子化学品专区,引进绿菱气体、新宙邦电子化学品、兴福电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为芯片所需电子化学品提供服务。不仅如此,南港工业区还先后引进中石化北化院、石科院、工程院、中海油研究院、天辰院等一批中试项目,形成北京研发小试、天津中试放大和生产制造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强化化工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功能。

优质的产业配套环境成为了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的关键。经过多年发展沉淀,产业环境正在日益提升。目前,园区内10万吨级航道实现全天通航,南港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水、电、气、热等公用配套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对石化新材料产业的承接能力与吸引力不断增强。

随着中石化南港乙烯、北化院中试基地、石化易贸等一批来自北京的优质项目先后落地,南港工业区作为京津冀石化新材料产业承接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接下来,南港工业区也将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主动融入、落实定位,充分发挥港口、交通、人才等资源优势,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谋划,奋力打造京津冀化工新材料集聚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全新样板,向着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不断迈进。

十年来,一个个大战略,在京津冀徐徐展开。一张张新蓝图,从梦想照进现实。除了产业协同,打造经济增长极的新样本,三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升,京津冀协同正迈向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共享,让老百姓更多地感受到一体化带来的获得感,“一家人”的情感不断升华。近年来,天津经开区通过立体化交通网络,与京津冀实现了紧密“链接”,不仅让京津冀企业通勤更加通畅,也吸引来众多来泰达游玩的京津冀游客,全域旅游成为了天津经开区发展的新“招牌”。

未来,天津经开区还将持续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不断丰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内涵,探索产业协同与利益共享新模式,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样板和示范,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