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制定新战略的背景。当前,开发区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外部看,十九大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作重心变为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北京—天津—雄安”等边三角正在改变区域经济格局和要素流向。从天津市到滨海新区都明确了新时期战略方向,无论是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还是贯彻“三六一”部署,建设繁荣宜居智慧新城,都要求开发区在加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有新战略、新举措、新成效。
从自身看,30多年过去了,开发区原有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工作机制等需要因时而变、升级换挡。开发区与中心商务区合并后,在范围上,覆盖了滨海新区主要的核心区;在载体上,集工业园区、双创特区、城市CBD于一身;在政策上,融合了自贸区、自创区的改革创新举措。新开发区的地位更重要、功能更多元、改革创新空间更大,相应实践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压力也更大,需要新战略来统一思想、聚集力量、指导行动。
开发区将坚持问题导向,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合作,用长焦距、广角镜头来审视自身所处的战略环境,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开发区的新定位、新要求,重点聚焦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瓶颈问题、战略性问题,研判历史方位、确定目标使命、规划发展路径、落实行动举措,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分析战略环境。从世界范围内科技和产业变革、国际产业转移、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天津市和滨海新区战略部署等层面,深化对开发区外部环境的认识。分析整合后的开发区在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判断开发区在推动产业升级、加速产城融合、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二是设定发展目标。研究确定开发区发展定位、发展愿景及战略路径,并分别提出不同阶段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目标指标。
三是分解发展任务。从目标指标出发,分解支撑要素,提出开发区在产业升级、发展动力转换、一区多园布局、产城融合、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民生增进等重点板块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四是细化落实举措。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全方位开放、聚焦创新驱动、聚焦规划建设、聚焦营商环境提升、聚焦绿色生态、聚焦产城融合、聚焦深化改革、聚焦安全稳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
目前,新战略还处在制定过程中。总的原则是:密切结合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以及天津市、新区的战略布局,深入分析开发区的现有条件和发展潜力,寻找衔接点、扩大契合点、选准突破点。总的想法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沿着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的总体方向,聚焦推动产业升级、加速产城融合、建设自贸区升级版等核心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让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政府管理充满智慧、百姓生活充满阳光。
具体地说,开发区新战略将实现5个突破:
一是发展定位新突破。立足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五个现代化天津”、滨海新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建设发展大局,率先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构建“产业智能化、动力内生化、发展绿色化、城市智慧化”的发展新模式,率先建成“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示范、开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二是创新驱动新突破。利用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重点,加强科技资源聚集,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培育有利于企业内生创新发展的“沃土”。
三是产业升级新突破。在发展思路上,着力发展具有根植性、关联性、延展性的“源产业”,夯实主导行业的源头和根基,成为高端行业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着力发展“新制造”,推动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生态链”,增强产业资源的横向流动性、共生性,实现产业生态多样性、丰富性。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核”,利用于家堡、响螺湾、MSD、天河科技园等高端服务业载体,使核心城市功能与高端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
在发展重点上,抓好汽车、电子、医药健康、石化、金融等五个产业的优化升级。汽车产业要从以传统汽车为主向燃料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三车并进转变。电子产业重点发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特别着力发展芯片的研发制造。医药健康产业重点关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三个领域,其中生物制药着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研发生产,建设覆盖创新-孵化-中试-生产全产业链的制药基地;医疗器械聚焦高附加值器械、耗材研制生产;健康服务业建设医疗大数据平台、互联网诊疗平台等。石化产业全力吸引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氢燃料电池等石化下游项目落户南港工业区,并由产业链下游向上游追溯。金融业着力聚集央企金融板块、法人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持牌类金融主体及引导型金融主体,重点发展产融结合、大资管、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提升跨境投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强化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四是改革开放新突破。立足打造国际水平的营商环境,在管理体制、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谋划重大改革措施。深化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双创体制机制优化等领域改革,充分释放自贸区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量。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开放水平,强化“引进来、走出去”桥头堡功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五是产城融合新突破。推动开发区东区与中心商务片区相向而行、融合发展,沿城市主要轴线提升MSD、金融街、于家堡、响螺湾、天碱及解放路商业区等重要城市节点规划建设水平,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坚持高标准、高品质、高站位,全面提升核心区建筑品质和环境品质,优化交通出行,繁荣商业业态,丰富文化生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真正把滨海新区核心区打造好、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