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退出长者模式
天津经开区新闻发布会专题

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化新网】天津开发区:新时代 新泰达 打造滨海之“核”

发布日期:2018-12-05 15:53 来源:中化新网
分享到:

中化新网2018年12月05日报道:

12月4日,记者在天津开发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天津开发区坚持改革,积极探索,走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探索之路有力的促进了天津开发区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据介绍,今年初,天津滨海新区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原天津中心商务区与天津开发区合并。5月份,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对自贸区发展提出了“要着力强化依托自贸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如今,天津“开发区+自贸区”新模式,正在泰达这片热土上演一场生动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泰达”的概念也由此诞生。打造天津滨海新区地理和战略上的“核心”,“新泰达”全方位深化改革的大幕正在拉开。

“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缩影,站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走过的历程,如何在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开放当中,谋划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郑伟铭表示。

城市之核,高品质规划绘制发展路径

今年初,天津开发区、自贸区两区合并后,在空间格局上实现了重构,“新泰达”核心的地理范围涵盖了原天津开发区东区和原中心商务区的主要范围。大片优质土地的注入解决了开发区以往空间不足,项目难以进入的棘手难题。

产业之核,高质量发展成为基调

今年二季度,商务部首次完成对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面考核,从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体检”和量化评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和利用外资位居第一,综合发展水平排名第二,对外贸易排名第三,科技创新排名第六。 “天津开发区历经了34年的发展,作为‘老字号’依托高效便捷的投资环境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引导产业集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同级别的经济园区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并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郑伟铭表示。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天津开发区立34年来,横向做大产业集群,纵向延伸产业链,率先建立了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只机”(传呼机)、“一碗面”(方便面),到如今的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五大支柱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5+1+N”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其中,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三星集团、这份“体检报告”同样引发了泰达人的深深思考。“产业结构趋向于枣核型,基本上都是中间大、两头小,外资、国有企业在开发区设立工厂进行生产加工,但高附加值的前端研发,后市场的金融业、服务业、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都是开发区亟待提升的短板。”天津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局长梁军表示。

探索新经济领域的同时,天津开发区还深挖原有基础雄厚的制造业,沿着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寻找新的合作机遇。8月底,拥有135年悠久历史的PPG公司选择将全球最先进的涂料创新中心落户天津开发区,这也是天津开发区落户的首个外资全球级研发中心项目,标志着这家老牌世界500强企业与天津的合作发展从生产阶段走向研发阶段。PPG工业公司亚太区总经理延彩明说:“无论是投资环境、政府服务,还是人才结构,落户开发区都正是时候。”

央企中国能源工程集团也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来到天津开发区,依托“开发区+自贸区”先行先试制度体制优势,全面布局创新金融、新能源等核心业务板块,将开发区打造成中国能源北方总部和全国金融总部,未来三年内,投资总规模将超百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9.34亿美元,占天津滨海新区总量的39.3%,实际利用内资222.99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天津开发区今年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198家,其中内外资企业3958家,合计认缴注册资金超过900亿元。

今年的“新泰达”在产业升级上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效显现。中国诚通、中国铝业、中石化、中海油能源比较发展、中车、中节能、中国能源集团等一批“中”字头央企落户;二是项目量质齐升。认缴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24%,其中,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超过100家,超过10亿元的超过10家。集中于新经济、高新技术、创新金融、智能制造等领域;三是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比翼齐飞”。前三季度,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注册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四分之一;四是五大制造业集群增添“生力军”。前三季度签约制造业项目30个,协议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泰达的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到天津滨海新区的34.9%,占到天津市的12.5%。

活力之核,从工业园区到现代化产业新城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今年六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重磅发布了《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立足“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系统提出30条具体措施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层次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政策最妙之处在于,坚持市场导向,秉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对“什么是高层次人才、引进什么样的人”,由市场和企业说了算。据统计,从“海河英才计划”发布以来,开发区共落户各类人才落了7679人,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下一步,改革将面向更广层面,更深层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管委会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等。正是由于改革,造就了现在的开发区,正是由于开放促进了现在的开发区,所以泰达会在改革和开放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伟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