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首批国开区天津样本——澎湃新闻记者与复旦学子笔下的天津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9-03-11 09:12 来源: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分享到:
  •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了“记录中国”特别报道。这一次,他们走进天津,来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澎湃新闻记者与复旦学子们笔下的天津开发区的故事。

    首批国开区天津样本:从盐田到工业区再到核心城


    1984年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原始地貌

    1984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晒盐场,寸草不生,有人笑称“把鸡蛋埋进土里,一个月后就是咸鸡蛋了”。

    而今,这里的人均生产总值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条高速铁路、19条高速公路通达全国各地。

    这里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名字是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简称TEDA,开发区官方更习惯干练地自称为“泰达”。这里曾是一片半荒废的盐田,年产值仅为300万元。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渤海湾,在天津港边画出33平方公里,成为天津开发区最初的发祥地。

    此后,盐碱滩涂乘风蓄势,拥抱变革,摇身一变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之一。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的“领头羊”,中国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从这里迈开,连续14年在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夺魁的好成绩在这里实现,“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口号在这里响亮。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天津开发区自1984年设立至今也已经34岁了。

    2018年7月,澎湃新闻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组成“记录中国”报道团队,走进天津泰达,呈现34年来泰达从盐田到工业区,再到核心城市,一步步从蓝图走向落地的成功“密码”。


    各方面的专家、教授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付出了心血。

    诞生

    在天津开发区洞庭路与新港四号路交口处,矗立着一座造型独特的垦荒犁纪念碑,其正面镌刻有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题写的“开发区大有希望”七个大字。这座造型独特的纪念碑,自1989年12月6日暨开发区建区5周年之际便一直屹立在此,见证着开发区每个前进的脚步。

    1984年12月6日,这是天津开发区的诞生纪念日,但故事的开始远早于这一天。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继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地设立特区后,部分沿海城市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建议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后,这14个城市正式成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1984至1988年间,在总结改革开放建设经济特区经验基础上,国务院首先在除温州、北海外的12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批准设立了14个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位于上海。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大连,1984年9月获批。

    在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的前提下,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全部需要自己摸索。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王恺虽然没有亲历开发区从无到有的全程,但是从1989年进入开发区工作后,学经济的他曾对开发区的发展过程进行过系统梳理。

    他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回忆,天津在启动建设开发区之际进行的顶层设计,都是由头发花白的老同志拉着天津各方面专家从无到有、一字一句搭建起来的。


    初步建设规划方案向天津市人民政府报告。

    在王恺看来,立法是天津开发区为全国开发区做的一个特殊贡献。在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只有天津和上海同为直辖市,拥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省级立法权限。天津在当时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开发区的立法责任。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代表中央政府审查规划方案,并予以批准实施。

    从春装到清凉的夏衫上身,再到厚实冬装加身,一份包含了各方专家大量心血的规划方案在季节流转中成形。终于,1984年12月6日这一天如期到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代表中央政府审查了天津开发区的规划方案。方案予以批准实施的决定一经发布,犹如一记响锣,敲开了天津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大幕。

    动工

    测量,是建设动工前的第一道工序。在结了冰的泊盐沟中、在炎热的晒盐场上,第一批建设者手拖肩扛测量仪器的忙碌身影不曾缺席。野外作业往往一干就是一整天,风餐露宿对建设者来说是家常便饭。空荡荡的盐场没有遮阳挡雨的遮蔽物,白花花的盐晶反射缕缕阳光的璀璨,墨镜成了建设者们必备的劳动用品。年轻的建设者们常常戴着墨镜席地而坐,吃着盒饭的同时,仍在讨论工作。

    谈起开发区初创时期的艰难险阻,王恺直言:“开发区不相信眼泪,得流汗甚至流血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发展。”

    后来,载重汽车开进来了,在松软的盐田上行驶,为了避免车头陷进去,必须倒着开车,一边卸土一边给自己开路;挖掘机开进来了,一斗一斗把从汽车卸下来的土填上、摊平;钻探架起来了,一寸一寸往下钻,摸清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修路、管网铺设、楼房建设,各项基础建设在地上和地下有条不紊地全面铺展开来。

    建设初期,出于对本地交通运输的前瞻性考量,开发区空旷的土地上率先架设了一条联结港口和到首都高速公路的立交桥,即现在连接塘沽和开发区的泰达大街。这座立交桥把开发区切分为两部分,左边为工业区,右边为商务区和生活区。这条开发区最早的交通大动脉划分出的格局至今未变,有所不同的是,这片土地上的运输通道越来越密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犹如毛细血管般分布在开发区的各个功能区内,为开发区发展输送所需的“养料”。


    天津开发区引进的第一批工业项目

    大兴土木的过程中,改旧换新在所难免。在原先晒盐场边上,曾缓缓流淌着一条小河,盐田所生产的盐需要依靠这条小河用船运出来,因此它也有了“泊盐沟”这样一个名字。泊盐沟含盐量高,容易腐蚀埋在地下的管道。尽管有过将泊盐沟改造成开发区景观的想法,建设者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这条为盐场作出重要贡献的小河沟彻底填死。天津开发区的地图上从此再也见不到这条盐场时期的“经济命脉”,但在其基础上填土修成的开发区第一大街,成为商务区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缺乏成熟经验、缺乏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天津开发区的建设在荒凉的盐碱地上艰难却坚定地迈开了步伐。

    在王恺看来,开发区有4个“特殊”:一是“功能特殊”,开发区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借助外力谋求发展;二是“特殊立法”,完成特殊功能需要特殊立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实现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经济合作;三是“特殊政策”,在税收、货物进出口、外汇进出和投资利润汇出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自由度;四是“特殊管理”,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和红头文件的指令传达方式在外资企业遍地的开发区中行不通,所以得转变政府职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高效率,精简机构。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的目的在于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落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作用在开发区尤为凸显。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人对外资、市场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国内对改革开放颇有争议。

    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来到天津开发区视察,此时开发区内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邓小平在视察后给天津开发区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你们准备向外国借一百亿美元,有没有对象?可以多找一些国家。人家借给我们钱都不怕,我们怕什么?只要讲效益,有什么危险?两百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中国-丹麦合资创办的“丹华”自行车厂食堂里,为了打消民间对改革开放的疑虑,邓小平原本打算题词,“天津开发区大有希望”,时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李瑞环建议拿掉“天津”二字,给全国开发区的建设者们都鼓鼓劲儿。

    最终,邓小平提笔写下了“开发区大有希望”。当天题字消息就传遍全国,各地开发区一时士气大振,纷纷来电求取题字的复印件。

    招商

    “诺和诺德在投资方面是每年不断增资的状态,利润也在逐年增长。”诺和诺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录中国”报道团队。

    企业对开发区的信心有赖于天津市政府以及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态度。零氪科技在2016年初落户天津开发区,与原有的北京中关村总部形成“双中心”运营模式。该公司负责人谈到公司从北京中关村迁入天津开发区时,提到了“礼贤下士”这几个字。

    “时任开发区新经济促进局的局长李涛到中关村与中钢集团商讨项目投资事宜,一眼看到中钢大厦里有一家做大数据的企业,于是亲自过来拜访,公司与开发区的缘分就此结下。”这是零氪科技负责人记忆中公司与开发区看似有几分偶然、却并不出人意料的初次相遇。

    当年,李涛结束了对零氪科技的考察后,汇报给自己的上司——现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郑伟铭马上到北京进行拜访。零氪科技作了如此比喻:“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势必要考虑其他区域展开业务,而落地到其他区域,其实和嫁女儿没有什么区别。正是开发区的积极态度,才让零氪科技最后打定主意在天津开发区落地投资。”

    这不是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参与招商的个例。服务的专业性一直是天津开发区在招商方面优势,这也包括领导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汽大众项目招商过程中,管委会主任曾带队给公司送图纸。高层领导乐于承担招商中的基础工作,对企业投资来说不啻于一剂强心剂。

    管委会的服务不会停止在企业落户之时,而是持续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据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伟华介绍,在开发区的新一轮改革中,管委会部门是依据企业生命周期设计的,从企业注册到建设,再到持续服务,都设有对口部门负责。好的服务为天津开发区赢得了良好的投资口碑,并逐渐形成一种“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

    工业区内一个德国小企业一直以来对工业区的服务都感到相当满意,有一次,该公司负责人在与开发区领导交流过程中,谈到了德国有一家很好的企业正在选址。得到这个信息后,开发区管委会从上到下动员起来,全力以赴争取这个项目落地,这家企业就是最终入驻开发区西区的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公司。

    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公司的投资额,从2012年落户之初的50亿元,到目前已累计将近170亿元。此外,大众变速器项目的落地对开发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提出了一些特殊需求,得到了开发区的“企业定制”服务支持。变速器项目的成功合作,也带动了大众整车项目在2016年落户天津经济开发区。

    天津开发区将招商视为“不断推进的一个过程”。从摩托罗拉到三星,从长城汽车到一汽大众,新鲜血液不断输入开发区,支撑区内产业实现持续发展。天津开发区目前形成了包括汽车产业、电子产业、石化产业、生物医药几大块在内的制造业格局。

    下一步,开发区的核心产业将继续升级转型,逐步提高内资企业在开发区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制造业从低端的组装工业转向核心研发。


    泰达制造的大推力火箭等待发射的雄姿。

    人才

    天津开发区这么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教训,比如人才外溢。李伟华说,摩托罗拉培养了很多人才,公司不行后这些人才成为国内手机企业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基本上都去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留在开发区的很少。

    也因为此,天津开发区在留住人才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

    自2016年9月来到天津开发区,刘飞云(化名)就住进了开发区配套的白领公寓。20来平方米的单人公寓,里面配有电视、冰箱、空调、独立卫生间和小厨房等配套设施,每月租金800元,扣除公司承担的500元,开发区高科技企业一飞智控的高级媒介经理刘飞云对他的住宿条件相当满意。

    天津开发区公寓管理中心网站显示,开发区拥有高级人才公寓、白领公寓、蓝领公寓和政府公屋四大类配套公寓,除高级人才公寓外之外的其他三类公寓又根据不同的价格和居住条件进行细分,满足不同人士的住宿需求。

    刘飞云能申请上价格低廉的白领公寓,与他所在的企业性质有关。作为国内知名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企业,一飞智控入驻天津开发区后获得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也与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目标有关——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开发区目前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国内知名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企业一飞智控车间。 复旦大学学生 王博文 供图

    李伟华透露,截至2017年底,开发区内有46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万高层次人才和557家规模过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专利和本领域的领军人才,与企业的投资体量和税收一样,也是对企业的考核重点。

    在34年的发展当中,天津开发区专注于做两件事情:一是招商引资,二是企业服务。如今,为了留住和吸引人才,天津开发区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城市化建设。

    李伟华认为,工业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开发区,区内对民生功能规划也在不断完善中。

    在教育方面,

    目前开发区拥有包括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内的3所高校和18所中小学校。另外,泰达夏日艺术节、全民马拉松、泰达灯光节、青年创意大赛等大大小小文娱活动的开展,为居民的休闲生活擦上更缤纷的色彩。

    天津开发区在企业服务方面,

    开创性地学习跨国公司的服务模式,在2001年成立了第一个政府层级的呼叫服务中心,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数据和专家经验,为企业提出的疑问进行快速、精准的回答。

    一体化服务现在也引入了城市居民服务中。

    今年5月份,天津开发区召开发布会,宣布开发区将推出由城市大脑IOC中心、“聆听、感悟、关爱、服务”四大人工智能平台和N个系统建设构成的“1+4+N”的智慧城市整体框架,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建区30年时,经过改造和重新装饰的起步生活区。

    核心城

    从一个成熟的开发区到核心城市转型过程中,有限的土地资源似乎是一个难以规避的困境。天津开发区设立之初未做控制性规划,成为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教训。

    相比天津开发区建区伊始的33平方公里土地,目前园区的总面积已扩容到400平方公里,构成了“一园十区”的发展格局。

    天津开发区经济运行局局长侯晓路在谈及开发区的核心城市建设时表示,“一园十区”的格局既是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也是城市建设的短板。没有发展预留地,现有土地用完后,才发现空间不够了,想去扩展,却已经没有空间了。

    “开发区发展成综合园区的问题在于配套,我们距离天津主城区远,‘一园十区’还不相连,每个区都得有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配套,成本高,一体化难度大。但不相连的区域又有利于实现产业的整体布局,特别是化工产业可以在一个分离的区域里独立发展。”侯晓路分析。

    天津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瑞华认为,开发区能服务的人口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这也是开发区进行城市转型的一个困境。在当前土地短缺的背景下,如果说建设核心城市是高屋建瓴,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优化招商和产业布局。

    如今,开发区在招商过程中,除了一直以来坚持的高环保要求外,还设立了投资门槛:一般购地投资的企业投资强度需达到500美金每平方米。这是天津开发区实打实的招商门槛。当然,对于行业特色企业、潜力企业以及业内领军企业,开发区在标准上也愿意放开讨论空间。

    总之,这些举措的目的就在于让开发区目前有限的土地空间实现最优效益,这也是当前土地困境下的核心城市建设的无奈之举。

    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在地工作,不仅是开发区和天津市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自己的考量。零氪科技负责人在提到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时,表示了对近期天津出台的相关人才政策的认同:“除了高端人才,我们其实也很需要更普遍意义上的人才,毕竟对一个企业的整体人才建设来说,既需要有专业的高级人才来进行管理,也需要一线工作人员。”

    诺和诺德的员工情况可以试作为管中窥豹的一个典型。企业近1100名员工中,超过80%是天津本地人,他们大多每天通勤于开发区与天津主城之间,下班时间一到即匆匆往家赶,住在开发区配套公寓里的员工并不多。可喜的一方面是开发区企业对天津本地人才的聘用率确实不低,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开发区企业员工的在地居住率和配套设施使用率似乎还有提高的空间。

    机制的理顺是核心城市建设的第一步。2009年底,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下辖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生态城等五个经济功能区。

    2017年12月,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泰达街道工作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泰达街道办事处、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泰达社会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2018年1月,天津开发区和区位相邻、功能定位相近的原中心商务区合并,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由泰达街道办事处管理。李伟华说,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合并后,滨海新区的核心城区全部范围都囊括在了这片新区域。

    在滨海新区副区长兼泰达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社会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国盛看来,“改革后,既能有效推动开发区强身健体、轻装上阵,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又能够加大社会治理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经过这样的改革后,“泰达”一词已经不仅代表天津开发区,而且正式成为一个核心城市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