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上开发区的土地,我还不知道它有一个更洋气的名字——泰达。那时,给我最多震撼的不是宽阔而整洁的街道,不是高大而挺拔的建筑,而是厚重压抑得让人难以呼吸的雾霾天。
2016年11月,我参加了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政府工作人员的招聘考试。从北京南乘坐城际快车,一路风驰电掣前来赶考,让我心中有一种暂时逃离北京雾霾的小小雀跃。走出于家堡高铁站的那一瞬,我就挨了当头一棒。这里的霾更重!作为学环境出身的人,我应该想到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离海边不到10公里的地方,海陆风的吹袭加上阴天产生的大气逆温,会让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加难以扩散。口罩下人们匆匆而过的身影,以及隐藏在雾霾深处的高楼大厦,让我的心里有一些淡淡的失落。
笔试、面试,顺利通过成为一名政府公职人员。幸运之神的眷顾,让一次偶然选择,改变了我原本的人生轨迹。开心之余,想起泰达的雾霾天,又给我的欢喜蒙上一层阴影。2017年4月10日,在这个明媚的春日,提着一个大号的行李箱,我完成了从北京海淀到天津泰达的迁徙。这时,我才真正发现泰达的美。褪去雾霾的面纱,三大街金融广场的红墙在绿树蓝天的映衬和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分外恢弘。从高处俯瞰,那整齐的小灌木拼接出绿色和黄色的图案,两排欧式建筑拔地而起弧形外翻的楼顶像盛开的花瓣,又像擎向蓝天的手臂。投资服务中心、泰达学院、MSD商业广场,都沉浸在海棠、法桐、鹅掌楸所包围的绿色海洋。空气中弥漫的丝丝清甜,沁人心脾,让我重新认识了泰达的街道和天空。正式成为一名政府环保工作人员的我,有了另一个身份——蓝天守望者的一员。遥望着这片蓝天,暗暗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将用青春守护的地方。
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一片荒芜的盐碱滩涂,历经30余年发展成为拥有几千家企业的国家级开发区,泰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成就,为区域发展和国家经济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天津市乃至全国闪亮的一颗明珠。同时,她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维系着脆弱而微妙的平衡。上千家企业排放在环境中的废水、废气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需要经过周密而详细的规划和计算,才能控制在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和自净能力范围内。只有让经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才可以维持经济社会运转的高效、长久、可持续。这意味着,这醉人春色中浸透着30多年来每一名环保工作人员所付出的青春和汗水,这蓝天中有他们默默奉献的背影。
2017年6月到8月,这是天津最热的时候,我参与了对泰达餐饮油烟整治的专项行动,督促每一家排放油烟的餐馆安上油烟净化器。这是我接到的第一个环保大行动,同事们顶着烈日,走访了开发区400多家餐饮场所,在苦口婆心的劝导和行政干预下,绝大多数餐饮场所的负责人都能意识到排放油烟的行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积极响应了政府号召,完成了油烟净化器的安装。这也让我从一个侧面认识了泰达人强烈的环保意识、人文素养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后来,当我走在临街小巷,看到行人再也不用掩鼻匆匆穿过烟雾,而是缓缓迈步静静欣赏路边的风景。看着这幅画面,呼吸着市井热烈的生活气息,耳边的谈笑喧闹声也随之鲜活起来。人们脸上洋溢的轻松与闲适,让所有午后的汗水和深夜的疲惫都有了意义。
如果说餐饮油烟整治只是刚刚端上来的一碟开胃小菜,那么随之而来紧凑的日常工作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和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才是家常便饭和饕餮大餐。工作量大了,加班战斗便成为一种习惯。在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国上下环保工作持续开展进程中,在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泰达环保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年光阴匆匆溜过,2017年开发区国控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7名,优于全市平均水平,重污染天气比2016年减少了一半。到了2017年冬季,身边的人都感慨泰达的雾霾天气减少了。当凛冽的北风与湿润的渤海湾气流相遇在这片土地上空,缺少PM2.5作为凝结核的水蒸气几乎再也难以形成凶恶的雾霾。当我看到一轮又一轮朝阳升起在苍茫的渤海之滨,它清晰地把光明和热量传输给泰达这片蓬勃成长起来的城市。
望着蔚蓝和纯白成为这片天空的底色,我被一股暖流贯穿了心脏,占据我全部的血脉,我知道这是泰达正在我的身上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是这种潜藏在基因深处发出共鸣的力量,让泰达成为我的第二个家乡。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2018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再次打响,又是一年秋冬季考验时刻来临,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同事们早已做好准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为蓝天守望者的一员,我将与千千万万个身处泰达的建设者一起战斗,一起守卫这片蓝天。
我爱这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