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跃升发展
首页 >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跃升发展 > 新闻播报
经开区审批“加速跑” 建设项目“早开工”

近年来,天津经开区围绕“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定位,牢固树立“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理念,坚持“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持续优化审批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法,让政务服务更好办、更快办,让企业群众舒心办、满意办,全面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能量。

部门协同 “全程服务”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缩流程、抢时间。经开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多部门联动,聚焦项目建设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建立“全链审批服务”机制,变“串联审批”为“全链协同审批”。

2018年起,经开区经过“泰达工改1.0”到“泰达工改3.0”的迭代推进,实现了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用时从近200个工作日到不超过100个工作日的提升,审批用时缩短超过50%。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具有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流程复杂,周期长等特点,导致项目建设仍存在签协议快,而完成土地出让流程慢、整体设计周期长、施工进场前置手续繁杂,审批全流程时间冗长等问题。

为有效破解此难题,2022年4月,由天津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督办、各相关审批单位参与,组建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领导小组”,从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上,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发力,全面保障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的不断提升,积极督促改革措施全面落地。

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全面梳理了经开区近三年1531个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建立项目档案,针对尚未开工的216个项目,采取了“挂图作战”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推动90%的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实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为冬旭路道路工程、天津市药检院滨海实验室工程等多个项目解决各类审批问题30余个。

用户思维 改革创新提升审批质效

抓进度,提质效。为实现制造业项目的快速落地投产,天津经开区自2018年起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用户角度出发,以用户思维为主导,逐步从“有什么,给什么”到企业“要什么,给什么”转变,不断改革创新,出硬招实招提升审批质效,改革成效走在天津市前列。

2019年,经开区出台了“工改1.0”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以“一张蓝图、一套表格、一个窗口、一个系统、一套机制”为核心思想的“五个一”改革,搭建起了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的基础;2020年,经开区出台了“工改2.0”实施方案,以“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的方式对简易低风险、既有建筑改造、带方案出让用地等三类项目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审批时间;2021年,经开区推出了“工改3.0”实施方案,提出了“区域评估”“在线自动备案”等19条优化措施,针对南港工业区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分别完成了区域能评和区域环评,园区内项目开工建设平均缩短2个月的时间;2023年,经开区出台“泰达工改4.0”快批快办十二条改革方案,以经开区从“政、企、社”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实现了项目拿地到开工全流程用时不超过100个自然日的“百天攻坚”。

“双管家”服务 “链式思维”做好项目准备

优服务、强保障。天津经开区着重从服务团队建设入手,创新性推出“专家+双管家”服务机制。“专家”是指各审批部门的业务骨干,“双管家”则是指由政务办和各招商部门联合组建的“双管家”团队。“双管家”团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行专人负责,量体裁衣,按时间节点指导企业做好立项、环评、施工许可至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提供全程督办、代办服务,为项目手续办理保驾护航。

该服务机制具有三大亮点。服务前置,在项目投资协议签订环节,同步启动项目全流程专属管家定制化服务,生成场景化办事指南,同时将各环节纳入计时管理,解决政企信息不对称、企业内部缺乏专业人士把关等痛点;建立了“管家吹哨,专家报到”的首问负责机制。强化政务与招商部门的联动协作,按照“专人、专业、专责”原则,实现“普通项目全覆盖、重点项目全面帮、招商项目提前帮、工业项目精准帮”;搭建项目审批服务效能平台,以项目为主线,“专家”和“管家”可通过平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在线监管,实现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全节点效能监督分析的智能化审批。

2023年,“双管家”团队共计服务238个企业投资项目,顺利推动126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取得土地类工业类项目,从签订土地合同到核发施工许可全流程平均用时86.5个自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