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1985年的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管委会工作人员个个马不停蹄,忙里忙外。那时还是周末单休,区里只有一辆班车,大部分职工家在市区,周一一早来开发区,周六晚上才回家。外地员工就住在管委会的职工宿舍。那时,开发区没有商场、没有饭店,也没有菜市场,填饱肚子就成了难题。管委会领导决定——自己办食堂,地点就在塘沽区四号路新港桥东,管委会办公楼西南角的小平房里,“小食堂”就这样诞生了。之后,无论是中央首长还是海外客商,来到开发区就在这里就餐。
有了自己的食堂,大家欢天喜地而又充满期待,少不了把它好好装扮一番。有一种漂亮的灯,叫“满天星”,只在画报上看过,市面上买不到。他们就跑到天津市电声器材厂,把做录音机喇叭的废弃圈儿回收过来,亲自动手制作。为了让小食堂尽快启用,大伙儿连夜赶工。在大功告成的第一个晚上,小食堂里举办了一场小型舞会以示庆祝,管委会领导看到这“满天繁星”,颇感意外。“这灯是哪儿来的啊?”大家心里得意又甜蜜。
“小食堂”也是“会议厅”。利用短暂的就餐时间,有的研究工作,开碰头小会;有的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然后放下筷子就走,匆匆而来,匆匆离去。
食堂负责一日三餐,工作人员30来名,在食堂吃饭的足足800多人。所有搞开发建设的都在这里吃饭,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创业者,不分职务高低,统一就餐标准。管委会办公室还配了一辆大发车,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出发去采购,周末还要到市区采购一些调料。
1985年在管委会平房食堂召开建设招投标会
1985年10月在管委会平房食堂召开开发区给排水工程验收会
除了每天伙食,小食堂的师傅们总是想着法儿把大家服务好。食堂有“三乐”,周到又暖心。
周末,是住在市区的职工回家团聚的日子。平日里,家住塘沽的也时常下班很晚,回到家商店都关门了,买不着东西。食堂的师傅们就想了个主意:把土豆、茄子、韭菜、芹菜等蔬菜加工成半成品,鱼、虾之类的海鲜过好油,装在塑料袋里让大家带回家。他们还经常和好香喷喷的饺子馅儿,让大伙回家吃上团圆饺子。周末的食堂门外,总是非常热闹,大家都嚷嚷着问,“今天准备的是嘛?”
当时,管委会有一批刚毕业的外地大学生,都还单身,离家人也远。怕孩子们想家,食堂就分批为他们过生日。当天晚上,师傅们炒几个下酒菜,搞瓶酒,点上生日蜡烛,大家凑在一起喝酒、唱歌,直到尽兴而散。
每到年节,小食堂不仅要改善伙食,更要过出气氛。元宵节包汤圆,中秋节做月饼……最热闹的是端午节包粽子,买来芦叶子、枣、糯米,大家齐动手,不会的,跟着学。开始手生,一来二去就利落了,一包就是4000多个,看到大伙儿吃的开心,小食堂的师傅们这才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