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记忆|那些年坐过的“班车”
发布日期:2021-03-31 09:18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分享到:
  •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开发区建区初期,交通很不便利,没有京津塘高速,没有津滨高速,更别说轻轨了。唯一一条连接市区和开发区的路——津塘公路,也比现在窄上一倍,路面被一趟趟拉煤的大车轧得坑坑洼洼。

    1985年,开发区有了一辆解放牌公交车,一周两次往返市区,周一早晨来开发区,周六晚上回市里,算是最早的班车了。1987年初,开通了四辆班车,一辆广州生产的“东风”和三辆二手的日本车。三辆日本车都是右舵轮的,买的时候已经跑了几十万公里,那辆“东风”,没有冷暖风,窗户也不严实。

    开发区最早上下班乘坐的公交班车

    因为路上耗时多,司机师傅通常凌晨四点就要起床。那时候的车不像现在,一拧钥匙就点着了,得用摇把摇,半个多小时才能把车摇着。天太冷的日子,就更费劲了,因为油的标号不够,造成结蜡堵塞油路。班车队的领导就挨家给师傅们送煤油,和司机一起把煤油加到油箱里,还要每人发一个喷灯,着车时用来烘烤油箱底部。一圈过来,得到凌晨一二点,有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班车上人多座位少,经常挤得满满的,转个身儿都困难。早到的同志有座,晚到的有的坐在机器盖上,有的坐在门梯上,有的干脆把给汽车加水用的桶翻过来坐。就连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也都曾是“机盖乘客”“门梯乘客”“水桶乘客”。

    冬天,车内像冰窖,人们呼出来的哈气凝结在玻璃上,雾气慢慢结成了冰。司机看不清路,就在风挡前点几根洋蜡,烘出一条缝,眯着眼睛看前方的路面。后来,班车队给每辆车配了煤油炉,用它烘烤风挡玻璃解决结冰的问题。赶上下雪,班车有时3个多小时才抵达“小二楼”。那时,路面不撒盐,结冰的路面像镜子似的,特别滑,刹车根本不起作用,每辆车配上防滑链才能走起来。为了打发漫长的车程,大家有的商讨起工作,有的当起了外语老师……

    有一次,车坏在外环线,六个缸坏了一个缸,得把活塞拿下来。司机师傅让大家先走,但有几个人怎么劝也不走,有的帮师傅打手电,有的帮师傅看着东西,有的跑到附近厂里联系修理工,还有的到处找电话给司机家里报平安。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把一个活塞拿下来,赶紧把车开到修理厂,必须连夜修好,说什么也不能影响第二天运行。

    大家这样亲密,关键是领导起了带头作用。每逢年节,或是下雪下雾等恶劣天气,叶迪生、易志宽等领导下班后都会到发车站点,叮嘱司机要注意安全。大伙儿心里热乎乎的,不在乎领导说了什么,在于领导的这份心意。

    一个车队就是一个战队。路上,只要一辆班车坏了,其他班车都会停下来询问情况,再分别捎走几个乘客。易志宽、史莲喜等领导的车从那儿过,也是这样。有一次,《交通安全报》的记者来塘沽采访,发现津塘公路上有个车队相互照应、井然有序,便临时上前采访,随后在该报登了一大篇文章,班车队因此被《交通安全报》评为优秀车队,并多次被评为市级安全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