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记忆|天津经开区“技术嫁接”成就津门老字号 “脱胎换骨”
发布日期:2021-05-31 09:35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分享到:
  •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衡量天津开发区成功与否,就是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大小,出口创汇系数的高低,以及对腹地经济带动和借鉴影响程度的强弱,也就是说能否起到‘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四个窗口的作用。开发区要做到资金进来,产品出去;人才进来,成果出去;管理进来,质量出去;信息进来,贸易出去。”原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迪生曾这样阐述这一根本性问题。

    宏观方向确定以后,选择项目、确立企业运行模式等微观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开发区人把按生产要素配置进行企业组合,形象地称之为“技术嫁接”。说白了就是开发区利用区内的优惠政策、引进的先进技术与管理和传统工业相“嫁接”,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刚刚起步的开发区工业区

    “雅马哈”在全球都很有名,但在天津开发区落户并不容易。当时,由于中国企业的科技水平、工艺流程及管理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原本设计的由天津电子工业企业配套零部件的计划难以实现,因为按照雅马哈的标准,产品合格率只有5%。在日方提出要求后,那些配套企业进行了改革,调整了工艺及检测标准,结果不到半年,合格率竟达到85%以上。当时有30多个企业为“雅马哈”配套生产零部件,国产化配件占90%以上。这些企业在配套生产的同时,积极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了企业内部的改革。

    雅马哈生产车间

    自行车是天津另一项优势明显的传统工业,而这种优势只是就国内工业市场而言。当时全世界每年自行车产量大约8000万辆,中国达4000万辆,其中天津600万辆,但全市自行车出口不到10万辆。由天津自行车工业公司、天津外贸总公司与丹麦合资组建的丹华企业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成立后,生产的“普佳骑”牌自行车,由于产品款式、色泽按国际市场需求进行设计,改进了“焊接”和“喷涂”工艺,使天津自行车出口量大幅度提高,全面带动了天津自行车行业的生产水平,推动了腹地同类传统工业的发展。

    “普佳骑”牌自行车

    天津照相机厂是我国第一架照相机的诞生地,但60年代以后,这家工厂失去了昔日的光环,逐渐濒临倒闭,与韩国三星集团合资后,照相机行业便在天津复苏。天津汽车工业也由于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资,促进了天津汽车工业的升级换代。

    三星公司生产车间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成本,推行产品本土化、提高国内配套率,这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市场和机遇。国内的电子线路板厂技术水平低,产品合格率低,在为外商投资企业配套时,得到了外商转移的技术,迅速达到配套水平,从而搞活了一批内资企业。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开发区通过“技术嫁接”,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通过对一批老企业的嫁接改造,推动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天津工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批新的名牌产品破壳而出,一批老企业走上了技术、装备现代化之路,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由此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