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语,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就有来华发展的计划。好事多磨,历经八年的艰苦谈判和等待,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终于在2000年落户泰达。
▲ 2000年6月12日,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
1992年,时任天津市市长聂璧初同志率团访问日本,考察丰田公司,开发区配合招商,提前去了丰田公司。聂市长向丰田章一郎社长表示欢迎来津建厂,可给开发区人的印象却是,丰田认为中国市场发育不够,正集中力量进军欧洲,建“欧宝”生产工厂。从那次接触,天津与丰田之间有了初步的沟通和了解,之后开发区锲而不舍,不放松与丰田的联系,特别是在日本建立办事处后,不断安排访日的天津领导去丰田考察,丰田公司和开发区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彼此也增强了信任。
▲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1995年6月7日,时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田贵明率领开发区招商团出访日本,走访了丰田汽车公司等5家日本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998年7月,由名古屋地区与丰田汽车相关的22家企业组成的“第五次中国汽车产业考察团”一行约30人来泰达考察,田贵明在贵宾厅接待了客人。他向日本客人详细介绍了天津开发区产业结构、投资政策、生产成本、法律保障、人才等优势及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并列举了具体的实例,对日方提出的对开发区不甚明了的问题,也一一进行了解答。会谈气氛亲切友好,双方所谈内容具体深入。
2000年,田贵明再次访问丰田,从丰田章一郎之子丰田章男那里准确的了解到,丰田知道中国对国内汽车厂家的整合方案,愿与一汽、天汽合资,共同成立天津一汽丰田公司的想法。田贵明把这个情况带回后,天津市领导层随即进行了反复研究,制定对策。为了让这个项目驻足,时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勇把这件事当成头等大事,全程参与,精心与投资者谈判。但是,谈判并不顺利。考虑到开发区系退海地域,地基暄软,投资者曾一度想另选他址。李勇主任和有关同志下了最大的决心,与日方进行了非常艰苦的谈判。在谈判中,中日双方绞尽脑汁,斗智斗勇,使尽了周身解数。但不管经历多少周折,开发区都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千方百计把这个项目争取过来;二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善于“讨价还价”,尽可能地维护开发区的利益。按照这个路数,谈判工作有了进展。最后一次谈判,已经是晚上了,双方还是僵持不下,李勇主任开玩笑说:“谈不成不许吃晚饭!”最终双方各自做了一些让步,谈判终获成功。他们一起吃晚饭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尽管非常疲倦,但谈判组成员心情格外欢畅。这宗大项目,一下子给开发区带来一个新的产业和几百亿元的年产值。
▲ 2008年9月1日,第100万辆丰田汽车下线
丰田汽车落户仅三年时间,就吸引日本爱信、东海理化等超过40家丰田汽车配套企业在天津开发区安家。在2004年6月国家权威部门评选出的“中国汽车电子十大品牌企业”中,开发区便拥有半壁江山。一个以丰田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链,在开发区蓄势待发。这些企业投资总额较大,产生的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为区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之后还吸引了一批韩国汽车配套企业涌入开发区。它们一方面供应北京和天津的整车制造商,另一方面借助天津的港口优势返销韩国等国际市场。
▲ 日本爱信、东海理化等核心配套企业
开发区早就认识到,一个先进的区域必须寻求新的支柱产业和企业,以促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提升,使经济均衡、全面地发展。开发区与丰田一汽达成协议,使其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对开发区、对天津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对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