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天津经开区正式发布《天津经开区2022年环境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天津经开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新成效。
环境质量
• 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1,同比下降4.3%;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7%;空气质量达标284天,同比增加22天;达标天数比例78.0%,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3天。
• 水环境质量
入海河流水质共涉及四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其中蓟运河防潮闸断面、塘汉公路桥断面和海河大闸断面为国家考核断面,东排明渠入海口断面为天津市考核断面。四个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排海污水达标率100%,排海雨水达标率96%。
• 环境质量
开展区域噪声监测(昼间),算术平均值51.6分贝,总体水平评价为“较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昼间),路段长度加权算术平均值69.9分贝,总体水平评价为“较好”。
环境管理
• 环境准入
依法完成环评报告书(表)审批126件(含告知承诺制4件);完成各类排污许可证审核170家次、承接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6件(含海洋环评13件、固废转移43件)。排污许可证发证质量核查98家,发现问题217个,全部整改完成。
•环境监察
共检查企业149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044人次。下达处罚决定书14份,累计罚款86余万元。运用非接触式监管手段,编制发送污染源在线数据异常预警信息5335余条。
• 环境监测
开展地表水监测148点位次,共计1148项次。其中排海污水(北排明渠)监测13次、123项次,排海雨水(东排明渠)监测44次、449项次。
开展地下水监测15个点位,1005项次。
开展废水污染源监测90家次,共计935项次,其中污水处理厂47家次、725项次,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100%。除污水处理厂外执法监测19家次、82项次。
开展废气污染源监测48家次,共计200项次,其中挥发性有机物执法监测24家次、104项次,其他执法监测22家次、86项次。
开展区域噪声监测258个点位,共计456项次。
开展污水处理厂周边土壤地下水监测47点位,2665项次。
开展区域废水在线监测比对20家、43台套,开展重点排污单位水质在线设备标准样品比对47家、131台套,开展锅炉烟气在线比对2家,45项次;开展企业自行监测检查13家、区域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抽查5家。
• 污染防治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完成区内四家企业对标绩效B级标准深度治理、28家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24家企业有机废气旁路整改、6家企业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4家企业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2家企业储罐改造等治理工程。启动不利气象应对10次,臭氧污染控制保障5次。组织完成路检柴油车1026辆次;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42台次;加油站油气回收规范化检查27站次。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按照入海排污(水)口整治方案,完成问题排口整改和拟取缔排口封堵复核工作。完成汛期前雨水管网(井)清掏任务。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督促8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案,完成5宗地块评审。完成651家企业1700余次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审核工作,出动334人次对167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及督促整改。
• 群众关切
聚焦群众关切,采取特殊阶段预防式执法与案件集中查处,顺利完成区域噪声扰民治理方案,重点区域区域噪声信访件下降23%。
• 宣教服务
“六五”环境日开展泰达环保视频课堂、健康低碳捐步云竞赛活动、绿色泰达美云大赛、送噪声政策下工地等七项针对企业和公众的特色环保宣教活动。持续开展高质量企业宣教,完成各类现场或线上企业普法培训17场。
• 智慧环保
开发第三方服务机构自主信息公开平台,上线企业190余家,项目1000余个。推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库,通过云普法、云教学,进一步增强工业企业的学法守法意识,收录法律法规标准、司法解释和政策性文件1702部。建设门禁系统采集区内58家重点用车企业79个柴油货车进场点位通行数据,实现用车大户柴油货车实时监控。
环境政策
落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全年15个环保鼓励项目通过审核,涉及经开区资金补贴229.6万元。全年累计下达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145.95万元。
碳达峰碳中和
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对经开区2021年新纳入碳交易体系企业开展帮扶。
三星高新电机申报天津市低碳(近零碳)示范工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助推南港工业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新污染物治理模式,开发上线POPs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