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

发布时间:2019-10-12 17:26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人物档案

      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创者、国家农业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1930年出生于湖南, 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建立了我国农业系统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农作物遗传改良,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70年代,范云六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时的工作照)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在新中国70周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89岁的范云六院士在北京家中写下了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并将题词交给记者,借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回首自己走过的数十年科研之路,这位耄耋老人满是欣慰。

      从微生物探索到分子遗传研究,从在中国最早开展质粒分子生物学研究,到率先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改良农作物研究,在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和棉花,培育出全世界第一例具有输出性状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开发出具有优越酶学性质的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新途径……范云六将一生贡献于中国的生物科技,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运用到农业领域,用基因技术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几十年执着奋斗,这位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开拓者,站在了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前沿,在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史上书写了巾帼华章。

      孜孜求学,叩开分子生物科研之门

      新中国成立那年,范云六正就读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

      在战乱中度过少年时代的她,饱尝山河破碎、家园沦陷、颠沛流离的苦痛。那段经历让范云六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强盛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而选择农业化学系,是她希望运用自己所学的   科技知识,造福百姓,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

      受老师陈华癸教授(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影响,范云六对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十年后,她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里这样写道:“这也是我致力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开始和源动力。从根本上说,是我以后钟情于分子生物学并为之奉献了我全部精力和热情的转折点。”

      新中国建设初期,百废待举,需要大量青年科技人才。1956年,范云六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深造,主修微生物学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下,她第一次从科学的深度探索了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为以后从事农作物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4年后,范云六学成归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遗传室工作,成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中最早从事分子遗传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她笑言:“这是我科研生涯的真正开始。”

      上世纪70年代初,基因工程在西方国家兴起,受到科学界极大关注。范云六敏锐地意识到其巨大的应用潜力,率先在国内开始质粒分子生物学研究。1976年她发表了相关科研报告,3年后成功构建了我国第一个DNA体外重组质粒。这项研究成果的取得,也标志着基因工程研究在中国正式诞生。

      1980年,范云六再一次走出国门,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两年后她从美国归来,将当时国际最前沿的基因工程科学技术带回了中国。

      那一年,范云六已经52岁。其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科技创新和应用被国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范云六深感科技创新的紧迫和责任,在深思熟虑之后,她选择将农业分子生物学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那时,分子生物学对我国农业来说还是一片空白,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新一轮的革命必须有赖于分子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因此,我选择了农业作为我事业新的起点。”回忆当年的决定,范云六说出了自己投身农业生物科研的初心。

      攻坚克难,用基因技术提升农业竞争力

      1984年,范云六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了我国农业领域第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点开展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抗棉铃虫曾是世界性难题。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棉铃虫已产生耐药性,导致棉花大幅减产。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开始研发转基因抗虫棉。几乎与他们同步,范云六团队也加快了抗虫棉的研发步伐。1993年,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人工优化了天然Bt基因的密码,并通过人工设计与人工合成建构了能在植物中高效表达的Bt基因,能有效毒杀棉铃虫。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育种单位利用范云六团队的研究成果陆续培育出了多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产抗虫棉能抗虫又比较适合在本土种植,在与美国抗虫棉竞争过程中逐步取得优势,最终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抗虫棉市场。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发,为中国棉花的稳产高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也被誉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抗虫棉研发成功后,范云六又把玉米基因改造作为自己的重点科研课题,一干就是12年。

      玉米富含畜禽成长所需的磷,但由于动物缺乏植酸酶,玉米中的植物磷很难被吸收,只能在饲料中添加矿物磷,以致产生大量含磷的粪便,污染环境。通过转基因技术给玉米植入植酸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范云六和她的团队在从真菌里克隆出植酸酶基因后,又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完成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分子设计,并将该基因转入玉米胚细胞,再经过育种,得到了含有植酸酶并能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玉米纯合系。

      2008年,该成果通过农业部的安全评审,第二年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对这项利用转基因技术为畜禽有效提供“绿色磷”的研究成果,有关专家认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大大增强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让科学技术造福百姓,造福人类,是范云六秉持的信念;将基础研究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对生产实践做出贡献,也是她始终强调的科研宗旨。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她用这样的信念和宗旨,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甘当人梯,激励后来者努力拼搏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让农业生物科研领域后继有人,是范云六的愿望,也是她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十年里,她先后指导、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经常教诲自己的学生“要踏踏实实搞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如今,她培养的学生大都活跃在国内外的生物科学领域,有的已成为领域内的著名专家,有的成长为科技管理专家。

      “青年是希望所在,培养新人是老一代人的职责。”范云六多次表示:“我愿意将自己有用的知识留给青年一代,也愿将我尚不知、但有一条通往可知的路指给青年一代。”

      退休后,范云六仍然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心系青年人才的成长。2018年9月,范云六先生致信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主动提出从本人的研发经费中拨付200万元,作为人才奖励基金,支持生物所青年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发展建设。

      今年5月,首届“范云六院士青年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范云六不顾89岁的高龄,亲自到会为获奖者颁奖,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努力拼搏,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身为一名女性,范云六从不认为自己与男科学家有什么不同。她说:“我一旦认准的事情,就全力以赴,不怕苦不怕累,做就一定要做好。”她还说:“很多时候,最后获得成功的,不一定是最有才华者,而往往是意志最坚定、最能坚持到底的人。”

      “敬业执着,严谨探索,继承开拓”,是范云六亲手书写的12字治学座右铭,也是她一生的坚持和真实写照,更是她留给后来者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