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良性互动赋能家长科学带娃

发布时间:2024-03-07 13:04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落实好新时代育人目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既是重要前提也是必然要求。2023年初,教育部等13部门共同颁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构建崭新格局,将家校社协同育人纳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切实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优势,促进三方形成良性互动,进而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名代表委员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建议。

    引入真实教育情境明确责任清单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家庭教育从家事升格为国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家庭教育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逐渐从‘育分’向‘育人’转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民进姜堰区支部副主委高金凤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学校资源丰富,在办好家庭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为了将家庭教育促进法带入家庭教育场域,更好地指引和赋能家长科学带娃,高金凤所在的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进行了诸多实践。

    学校第一时间开辟“好父母讲堂”微信专栏,以“如何科学智慧带娃”为话题面向家长征集稿件,促进姜堰实小家长互生共长。在实验小学北街北校区办学之初,高金凤还主张推行“课程众筹”,依托课程招募面向社会、家庭筹场馆资源、筹课程内容、筹师资队伍,将家长“卷”入育人场域。“家长在参与课程众筹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与认同,也增进了亲子关系,能与学校共同经营孩子的成长。”高金凤说。

    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发布,高金凤意识到,家庭教育向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教育过程中依然能感受到家长的教育焦虑。

    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她建议,要进一步厘清家庭教育的责任边界,解决可为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两种现象:一部分家庭教育存在‘缺位’‘让位’现象。针对这一类家长,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面对面沟通交流,给予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还有一部分家庭教育存在‘越位’现象,表现为对孩子生活过度关心、学业过度焦虑等。针对这一部分家长,学校可通过家庭教育的主题活动、论坛,引入观点的碰撞,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明确家长‘可为不可为’的责任清单。”

    通过差异性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既体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就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做好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筑育人新生态这一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赵长龙认为,“双减”背景下,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在家时间变长,如何建构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家庭启蒙教育、学校奠基教育和社会拓展教育方向相同、要求一致、力量相聚、协同影响的教育合力,仍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

    谈到其中的现实困扰,他总结有二。一是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理念的差异。“虽然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协同育人的共识,但往往家长更关心成绩,而教师则期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还存在着责任划分的认识差异。“现实中,教师主动找家长的频率往往高于家长找教师。教师认为家长在共同育人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而家长则相反。”

    在赵长龙看来,协作机制不完善、育人理念差异大、资源共享程度低是影响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落实的关键因素。他建议,应发挥制度、文化和资源等优势,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流程,其中“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做到三方差异性优势互补,在沟通中认同、在协作中提升,基于家庭养育关系、学校教育关系和社会教化关系的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基于家庭生活参与、学校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体验实现优势互补。

    针对“三方协同中,社会参与度最低”这一现象,赵长龙还建议,可通过促进家庭教育专业指导队伍的整合与共享、开发优质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提升等措施,为家庭和学校、社区提供家庭教育的人才支撑、活动支撑和服务支撑,让更多社会优质资源融入家庭教育、助力家庭教育,真正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