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天津日报】三个“第一”是如何做到的 ── 泰达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调查

发布时间:2018-05-08 16:50 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

  • 天津日报2018年05月08日第01版报道:

    一家企业集团,一口气摘下天津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的三个“第一”。一向敢为天下先的泰达控股,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刚刚过去的4月,泰达控股旗下北方信托成功挂牌,成为第一批市属国有企业混改挂牌单位;其所属区域开发企业星城投资公司亦昂首挺入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队列,成为第一批市属国有企业二级子公司混改挂牌单位。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泰达控股所属中非泰达公司成功实现预挂牌,成为第一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企业混改挂牌机构。

      作为我市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泰达控股是怎么做到的?混改的预期和成效如何?


    主动拥抱市场


    把朋友发展成“恋人”


    今年的全国两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远在埃及的那片以“泰达”命名的了不起的经贸合作区。


    那是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一位外媒记者就“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如何实现自身与当地经济共同发展”,向商务部钱克明副部长提问。钱部长当即自豪地说:“大家可能听说过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吧。这个经贸合作区建设以来,产值已经达到7亿美元,为当地政府缴纳税费5800万美元,带动就业3300人,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有3100人是当地职工。为什么泰达合作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认为关键是中非泰达没有像传统的援建企业那样被动地等靠要,而是主动走向市场,向经营要效益……”


    他们又是如何主动拥抱市场的呢?中非泰达董事长刘爱民对记者说:“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我们忽然发现原来的体制机制渐失活力,成为束缚中非泰达继续前进的最大羁绊,而这个难题只能靠引入市场化属性更强的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来破解,以此全面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能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方向定了,可在实际操作中,又遇到了另一道坎儿:与国内企业不同,“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企业,均受到来自国内和投资所在国的双重影响。


    由于对埃及这个刚刚从动乱中走出来的发展中国家知之甚少,国内众多战略投资者均对中非泰达的混改持观望态度,裹足不前,改革一时停滞。怎么办?刘爱民说,“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由对外招商转变为对内挖掘,也就是从我们的服务对象入手,在园区投资或意向投资的知名企业中寻找混改伙伴。”大家彼此知根知底,或许更容易从朋友发展为“恋人”。


    思路一变,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4月,中非泰达在与全球知名纺织企业山东如意集团就赴泰达合作区投资谈判时,提起了混改设想,立时引起了这家大型民营企业的极大兴趣,如意集团一下子从招商客户变身为意向参与混改的潜在股东。此后中非泰达又陆续接到几家准备赴园区投资的知名企业的橄榄枝。混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士气。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用混改“金钥匙”


    打开桎梏国企发展的枷锁


    眼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个热词,但不能为了混改而混改。“混改是措施,是手段,是途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产生体制机制融合互促的‘化学反应’,真正把企业做优做强”,在泰达控股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才是国企混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提到泰达控股旗下的北方信托,很多人都能说出一大堆故事。作为我国最早组建的信托公司之一,北方信托受固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公司业绩长期徘徊在行业下游。此次混改,在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泰达控股毅然让出了“单一大股东”的身份,拟引入4家战略投资方,合计持有北方信托总股本的57.56%,民企将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力度之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分析,北方信托明确选择“管理领先、资源丰富、模式创新”的战略投资者,其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运营效率的决心非常强烈。从去年夏天北方信托酝酿混改开始,“跻身行业前列”的市场预期已经把全公司上下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激发了起来。2017年公司实现利润5.42亿元,创历史佳绩。今年预算利润指标又翻一番,2021年预计突破30亿元,将跻身行业前十名。业内人士感叹,混改后泰达控股以小于25%的股权,却发挥出大于过去51%、甚至100%股权的效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真正落到了实处。


    对于混改前后这种脱胎换骨式的巨变,泰达控股相关负责人解读说,股权结构调整带动治理结构更加有效制衡、规范运转,进而带动企业管理理念、运营机制、企业文化等各领域都会发生深刻转变,可以说混改这把“金钥匙”打开了桎梏国企发展的枷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靓女先嫁’,也是希望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让靓女更靓”。


    基本面做得好 才能行稳致远


    混改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这8年来其实一直都在为此做着准备。”泰达控股的办公室主任说。


    记者走进泰达控股公司的大厅,被墙壁上悬挂的五幅醒目匾额吸引,每幅匾额上写着一个大字,分别是“基”“合”“效”“革”“协”。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五年来,公司分别以“基础管理年”“创新整合年”“效益提升年”“改革发展年”“协同推进年”为引领,一步一个脚印,锁定目标,提质增效。自2011年以来,泰达控股通过编制“十二五”规划、清产核资、建章立制、压缩层级、削枝强干等一系列举措,苦练内功,夯实基本面。“任何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去弊趋益,推陈出新。只有把基本面做好了,才能行稳致远”。


    在机构设置上,泰达控股专门组建了资产管理部,着手启动了三件事:一是建立了一整套资产评估、转让等流程规范和管理制度,二是全面启动系统内22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制改制,三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所属二级企业的清审评工作。年轻的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崔雪松笑着说:“看准了改革之路,就要敢迈步。现在我们真的没有犹豫的时间了,加班到深夜已是常态。假期对我们来说,就是奢侈品。”这个由八名高学历年轻人组成的新团队,已经成为泰达控股混改工作的中坚力量。打开办公室的文件柜,那一排排清审评资料档案默默见证着他们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其实加班的不只我们,为了推进15个所属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公司上下全力以赴,就算是领导班子也不例外,大家从没有怨言”。自2016年起,公司一把手就亲自挂帅,每月召开例会,听取部署推动各部门混改工作进展。2017年更是将全年混改任务目标制成展板,悬挂于公司领导班子和各部门负责人办公室的墙壁上,“天天看,日日盯,简直到了三句话不离混改的程度”。


    “我们的‘第一’本来可以来得更早一些。”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透露,去年底,他们一个区域开发企业在即将挂牌的最后一天,因政策原因被叫停,“那种功亏一篑的感觉真不好受。”他清楚地记得当月的混改例会上,董事长跟大家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更何况像混改这样试水破冰的事情,磕磕绊绊算什么,成功不会太远了。


    采访中,记者能感受到每一位泰达人浓浓的“泰达情结”。他们不止一次地向记者提起,34年前,老一辈泰达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一代泰达人愿再乘国企改革的东风,争做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