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记忆|“泰达效率”赢来诺和诺德
发布日期:2021-06-11 09:19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分享到:
  •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天津开发区建区伊始,就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招商是双方利益、理念的交锋,但更是一种服务。开发区人在招商中把投资者当做帝王,把项目当做生命线,用真诚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留住企业。

    全球最大的酶制剂和胰岛素生产企业——丹麦“诺和诺德”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过历时两年的精心考察和研究,在天津开发区建成世界第二大酶制剂生产基地,这是该公司在本土以外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资。该项目的引进使中国生物工程和制药的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20年。

    诺和诺德厂房外景

    1993年10月上旬的一个中午,诺和诺德有限公司驻北京代表杨森先生,来到天津开发区公关部,用较为熟练的汉语说明了来意——丹麦诺和诺德有限公司将在天津开发区进行考察,以便确定是否在这里投巨资建厂。工作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投资额大,技术档次高的大型项目。以效率高、反应快著称的开发区人立刻行动起来。很快,由招商、工商、土地、环保、总公司、税务、海关、律师、会计师、银行等部门组成了一个分工具体的项目谈判小组。时任管委会主任易志宽态度明确:对这个项目一定要高度重视!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同年12月,诺和诺德国际部副总裁安德森带领的高级考察团飞抵北京,天津开发区从喜来登大酒店租用了豪华型奔驰车,到北京长城饭店迎接考察团来津。那一天,大雪弥漫,车队上午9点多去的北京,晚上7点多才回到考察团驻地天津凯悦饭店。双方会面后,安德森提出第一个问题:“天津开发区能否协助诺和诺德向中国有关部委申报项目批准?”“不是我们协助你们,而是由我们开发区去办。”项目负责人答道,接着又表示:“诺和诺德在开发区搞独资企业我们也一样欢迎”。对此杨森评价说,天津开发区打出的这张服务牌非常好。这是他在中国听到的最满意的回答。窗外,仍是雪花飞舞,而安德森等人的脸上却露出了暖暖的笑意。

    谈判正式开始了,外商提供了一套几十页的英文立项材料,包括公司背景、主要技术、产品及生产计划。招商小组拿到文件后立即行动,先把外商的技术内容弄明白,然后把它全部翻译成中文,对不符合我国要求的地方,做必要的修改,修改后,再把中文翻成英文,并全部打印出来。整个晚上,小组人员不断的讨论、忙碌,谁也没有合眼。与此同时,开发区也得知,诺和诺德在中国其它十几个城市也在同时考察,从中挑选一个最终合作者。竞争在全面展开,现在看来,那是至关重要的一晚。


    1994年10月14日,诺和诺德(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仪式

    第二天早上,开发区招商小组带着修改、翻译好的文件放在谈判桌上。外商说:“今天我们先就其他问题谈一谈。”负责此项招商工作的领导张其德说:“先不要谈其他问题,先谈我们已经修改好的这个立项报告。”外商怔住了,在中国还没见到这样高的效率。谈判期间,每天谈判以后都已经很晚了,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当外商进入梦乡时,招商小组还在工作,他们对当天的谈判内容进行整理、翻译成中英文,打印出来。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每天都是如此,诺和诺德考察团震惊了。这种办事效率坚定了诺和诺德在开发区投资的信心,谈判进展迅速。

    1995年9月18日诺和诺德举行奠基典礼

    谈判中,诺和诺德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外汇平衡问题。他们的产品在中国生产以前,就要进口、销售,外汇能不能由他们自收自支?他们的产品酶制剂涉及轻工业,胰岛素涉及药品行业,要想在中国销售,必须经过轻工部门、卫生部门和医药部门的审查批准。还有,这么大的投资项目,必须经过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审批,这些问题怎么办?开发区开诚布公、坦率地向对方介绍了有关政策,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说不行并不是消极推脱,而是和外商一起研究变通的办法。开发区在招商过程中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不胡乱许愿,不把一切说得天花乱坠,这样一来,外方感到开发区的态度是真诚的、认真的,对开发区更加认可。

    诺和诺德开业庆典

    安德森走后,开发区又得到信息,精明的诺和诺德公司董事局决定淘汰其它城市,只在天津与上海两个城市再进行选择。诺和诺德仍在举棋不定,“我们不能坐等,要主动出击。”一个以市外经贸委副主任王广浩、闫征,外资处处长翟竹林和翻译张富生组成的四人小组,于圣诞节前夕飞往丹麦,与诺和诺德再次会晤,并转交了一封时任天津市市长张立昌同志的亲笔信。张市长在信中说,天津市政府非常欢迎你们来天津投资,会给予你们很优惠的投资政策,希望能尽快将这个项目确定下来。对诺和诺德来说,这不啻是一份来自遥远东方的圣诞礼物。在其后的几个月里,诺和诺德的考察团又多次来到天津开发区,谈判的内容也进一步具体化:土地价格、厂房位置、外汇管理、进口货物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诺和诺德生产车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诺和诺德公司董事局终于决定,在天津开发区投资2.43亿美元建厂,开发区人欢欣鼓舞。

    接下来又一项重要工作,是向国家有关部委申报审批。本应由外方提供的全部申报材料,都已由开发区工商局、招商局等部门准备完毕,项目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主管外经贸的副市长叶迪生同志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他专门主持召开协调会,把卫生局、医药局、经贸委等部门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支持。派驻北京的工作组,随时关注着项目在国家各部门的进展情况,由专人负责紧紧盯住文件流程,今天到哪儿了,明天该谁签字了,有什么问题随时汇报,需要谁去北京立马就去,一分钟也不耽误,真正实现了动态追踪。从项目报上去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外方简直不敢相信。终于,区内第二大企业——诺和诺德,落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当双方再次聚首,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总裁安森洲说:“我们之所以选择天津开发区,投资2.43亿美元建立酶制剂和胰岛素亚洲生产基地,看重的不仅是它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主要看重的是我们的合作者,他们高效、认真、坦诚、文明的形象使得我们感到,他们是可以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