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记忆|泰达医疗史上的两个“第一”
发布日期:2021-10-25 10:00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分享到:
  •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华民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100年的栉风沐雨,100年的风雨兼程,在这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最危难的时刻,前朝与晦暗、战争与革命、继承与恢复、发展与创新,都使得中华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一代代泰达人的不断努力建设中迎来了新篇章!

    建党百年,泰达档案(图书)馆和经开区党委办公室联合制作推出专栏“泰达记忆”,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泰达度过的风雨历程。

    说起天津开发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建区初期,开发区到处是工地,为了能让工作人员的小伤小病在开发区尽快得到医治,开发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配备了一名医生以及小型医疗器械和一些常用药品,医生每天蹬着一辆自备的破旧自行车,到开发区各单位轮流巡诊,送医送药上门,开展职工保健工作。或许那就是开发区医院的前身吧!

    1985年上半年,大部分工作人员从市区搬进了开发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也增加到二三个人,由于没有固定的医疗办公地点,就在管委会(“小二楼”)办公室外面的走廊里摆放一张桌子、两三个凳子,作为给机关干部看病的地方。1986年底,“24班教室大楼”建起来了,当时的管委会领导批了六间房作为药房、诊室及B超和化验检查室等,这便是开发区医院开始筹建的初期。

    随着开发区的迅速发展,独资、合资、合作企业逐年增加,就医困难问题逐渐显现。“环境是泰达的生命”,而医疗卫生事业无疑也是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管委会领导决定筹建医院。1990年9月,“泰达第一医院”在第一大街落成,时任天津市副市长张昭若同志亲笔题写了院名。因为当时居民少,资金比较紧张,所以医院规模比较小,开设床位14张,聘请了一些各科的专家教授,并与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签订了联合办医协议。此时开发区医院已初具规模。

    ▲1990年9月,天津开发区医院(泰达第一医院)在第一大街正式落成。

    成功完成第一例外科手术

    泰达第一医院成立之初,正值开发区修路、修桥和基本建设的高峰时期,通常来就诊的都是车祸和外伤病人。一天早上,遇到一个紧急情况——一位居住在开发区的宫外孕病人送到泰达医院时已经休克,血压没有了,脉搏也很虚弱。经过检查,患者腹腔内已经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如果不做,就会有生命危险,但当时医院手术配备的条件并不完善,于是向家属征求了意见。由于情况十分危急,患者已不具备转院条件,家属决定留下来手术。医院没有储备血,院长便亲自和港口医院联系,如果手术用血,请求港口医院给予支援。

    医院妇产科只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而手术一般至少需要有三个大夫,那时,泰达医院工作人员也特别少,情急之下,找来一个刚分配来的外科大夫,还有一个耳鼻喉科的大夫,临时凑起三个人。负责手术的医生给两位大夫讲了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之后,便立刻上了手术台。手术过程很顺利,也没有输血,病人术后恢复很快,不到一个星期就出院了。病人家属感激地说:“来泰达第一医院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成功完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首例高难度腹主动脉手术

    1996年的一天,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60岁身患腹主动脉瘤的李洪林先生。这个病十分危险,一旦达到极限,瘤体自行爆裂,就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大出血,患者一、二分钟之内就会死亡。腹主动脉正常直径应为2.1cm,而患者检查出的瘤体直径长达8cm,接近腹主动脉的膨胀极限,如果不进行手术,任其发展,无疑是一颗埋藏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天津市很多大医院看到检查结果后,都表示无能为力。患者多方打听,得知曾经给他治疗的原天津市某医院血管外科王恢远主任医师受聘泰达第一医院,便赶紧跑了过来。

    王主任看过病历,认为对患者的治疗只有进行手术,由于是聘用医生,他没有决定手术的权利,而且手术的风险极大,并发症极多,一旦出现意外,对医院的声誉等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作为院长的刘容兴真的犯难了,他知道这种手术的难度极高,患者有可能术中大出血死亡或残疾或成植物人,但“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想到这里,他毅然收下病人!

    1997年1月15日,刚从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滩涂上诞生仅6年的泰达第一医院,经过8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地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泰达第一医院历史上首例高难度腹主动脉手术。这一天,无疑可以写入TEDA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