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新闻发布会

首页 > 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推动南港工业区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25 15:42 来源: 泰达政务服务平台 分享到:
  • 天津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化学工业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调整、转型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以南港工业区为主要承载地的石化产业空间布局,成为了环渤海区域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基地。多年来,绿色石化产业始终是天津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市工业中产值占比高、投资大、贡献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实现产值4025.5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4%;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4.7%;实现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税收325亿元,同比增长36.3%;完成投资602.2亿元,同比增长2.1%,占天津市工业总投资的41.8%,占12条产业链总投资的48.4%。今年1-6月,实现产值2355亿元,同比增长25.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2.5%,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1.7%;完成投资286.64亿元,同比增长14.6%,占12条产业链总投资的53.6%,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

    南港工业区作为天津市未来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承载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港工业区开发建设,在这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把高水平打造南港工业区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作为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认真落实“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和制造业立市战略,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定位,以“绿色、创新、高端、安全”理念为牵引,强基础、蓄势能,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水平开发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全面推进绿色石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新时代美丽“滨城”,贡献泰达力量、展现南港之为。

    绿色石化局是经开区招商战线的一支“野战军”,坚守的主阵地在南港工业区,主要的职责是推进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园区产业规划实践者、绿色石化产业培育者、重大产业项目推动者、重大科技创新探路者。

    一、高起点规划引领发展。

    战略领航、规划先行。近段时间,经开区围绕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将南港工业区高质量发展写入《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22-2035)》,参与研究制定了《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工作方案》,组织编制了《天津南港工业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这三者科学衔接、有效协同,上下联通、一体推进。按照规划,到2025年,南港工业区将新增2至3家产值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和产值超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力争跻身中国化工园区30强、全国绿色园区50强和全国智慧园区50强,建成产品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的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基地。

    二、高精端产业链式发展。

    产业兴,则园区兴。经过10多年发展,南港工业区已经形成超千万立原油储备能力、近千万吨LNG接收能力、近百万吨润滑油生产能力,汇聚了立邦、灯塔、KCC等一大批涂料生产企业,成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石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能源储备基地、北方最大的润滑油基地、高端涂料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近段时间以来,经开区坚持国际化视野、产业化方向、市场化机制、资本化运作,以百万吨乙烯、MTO等重大项目基础原料为依托,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3条主链,向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降解、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学品等10条细分产业链不断延伸,谋划形成了总投资近800亿元延链补链强链储备项目,促进园区内企业间原料不出区、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形成企业间抱团、耦合、循环发展,着力打造环渤海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不断推动石化产业这个基础产业,与天津市“1+3+4”中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汽车等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三、高质量项目集聚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南港工业区一大批项目紧锣密鼓开工、施工、竣工、开车、试车的场景不断上演,万余名工人在南港工业区热土上专业奉献、争立新功。截至2022年6月底,南港工业区累计签约实体类项目130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其中已建成企业90家,在建项目24个,总投资约700亿元。其次,5个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中国石化集团投资超300亿元的乙烯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英力士等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系列新材料等13套生产装置,主要产品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烯烃弹性体(POE)、α-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这些装置和产品都是高端的,有些是填补国内空白,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很快,已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7月16日,首台大型设备丙烯塔完成吊装,标志着这个超大型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穿鞋戴帽”关键阶段。按照进度安排,项目将于2023年底全面中交,2024年上半年投产。二是渤化南港新材料基地,已完成投资217亿元,建设180万吨MTO(甲醇制烯烃)、60万吨烧碱、80万吨聚氯乙烯、20/45万吨环氧丙烷/苯乙烯、30万吨聚丙烯、10万吨双氧水等7套装置,配套建设液体化工码头和仓储区,历时3年多时间建设,今年上半年全面投产运行,实现了老企业脱胎换骨的升级迭代,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国有化工企业用现代石油化工改造传统盐化工的绿色集约高效发展之路,目前正在谋划二期项目。三是中沙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建设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采用SABIC的非光气法熔融聚碳酸酯技术,为国内首套工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上半年已生产出合格产品。四是中国石化LNG项目,一期、二期累计投资超180亿元,去年底第二个泊位顺利投运,成为国内首个双泊位的接收站,去年全年接卸LNG超600万吨,二期项目明年将投产,投产后接卸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五是北京燃气LNG项目,项目总投资201亿元,项目年内陆续投产,投产后接卸能力超过500万吨。这两个LNG全部投产后,南港工业区将成为国内最大的LNG接卸基地,将有力保障首都能源安全。此外,亨斯迈聚氨酯、诺力昂过氧化物、新阳不饱和树脂等12个中下游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项目也已建成投产,绿菱气体等24个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南港工业区迎来了重大项目建设投产的新阶段。

    四、高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天津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创新的摇篮,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范旭东先生,在百年前已经意识到“近代工业非学术无以立其基,而学术非研究无以探其蕴,是研究一事尤当为最先之要务也”,由此在天津创立了化工领域中国第一家民营的研究机构“黄海工业研究社”,2022年是黄海社的百年,经开区继承老一辈爱国实业家的传统,始终将创新摆在石化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的突出位置,经开区以多元主体的合作联盟——市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为依托,积极构建“人才培养+科创中心+转化基地”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打通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0—1”及“1—N”的双向激励和融合发展。经开区将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已明确布局的中石化北化院、石科院、工程院、中海油研究院和天辰院等一批国家级研发转化平台加快建设。经开区将以园区为主导,推动的8万平米的科创中心和1平方公里的熟化基地尽快建设,引进一批高端研发、成果检测、实验表征等载体平台,不断推进开放共享,加快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产业向“专精特新”细分领域发展,共同打造化工领域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近段时间以来,经开区不断挖潜自身优势,加速补齐发展短板,显著提升配套能力,南港工业区承载能力越来越强。去年,总投资50亿元的华电热电项目建成投产,蒸汽供应更有保障;中石化LNG成为首个双泊位运行的接收站,“双气源”更加有力;先达30万吨海水淡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多水源”供给即将实现。渤化码头等新的码头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南港铁路专用线正式投运,滨石高速全线贯通,原料互供管廊延伸建设,以港口、铁路、公路、管廊为支撑的集疏运体系逐步成熟,已具备了摆放布局重大项目的基础条件。

    下一步,为推动南港工业区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更多企业家了解南港,吸引更多投资商到南港投资兴业,经开区将不断优化完善载体配套,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激发提升企业投资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共同把热爱的南港工业区建设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