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拍摄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立于2016年11月,是北京与天津两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类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示范区。2021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项目年度超过1000家,确定了以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体系。从成立之初到2021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问题也凸显出来。
2021年以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商务楼宇统筹由四家产权主体管理,这导致了很多项目在准备落户科技园创业时出现“一对多”的窘境。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推动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四个楼宇产权主体全部退出运营,重组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公司负责园区统一规划建设、招商引智和运营管理。
在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中天翔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在测试飞行模拟器产品。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在市场、金融等多领域拓展职能,整建制搬迁入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做“邻居”,加大走访力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还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了人才公寓,让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地工作。
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天津还以产业园区为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市场信息“堵点”,变创新个体为创新体系,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慧智百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深入按照“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走出一条跨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