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天津日报》头版“牢记嘱托启新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十周年系列报道”专栏,聚焦天津经开区。
全文转载如下:
产业新城立潮头──天津经开区十年奋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造血供能
驱车沿天津大道一路向东,迎着初升的太阳,由开启桥横跨海河,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映入眼帘,这便是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成立39年来,经开区始终在我市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排头兵的引领作用。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深入经开区更为区域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
十年,春华秋实;十载,砥砺奋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经开区勠力同心、创新竞进。在这里,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这里,以产业金融、平台经济、数字创意、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有声有色;在这里,集产业、创新、教育、医疗、文化等于一体,有产业、有生活、有人气的活力新城初具雏形。
锚定建成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和美丽“滨城”核心区的战略目标,经开区勇立潮头,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造血供能。
制造业挑大梁 实体经济节节高升
走进一汽-大众华北基地,生产车间里,移载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自动导引运输车等智能化设备“忙忙碌碌”,平均不到一分钟下线一辆整车的速度,让这里充满“现代科技之风”。
作为经开区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之一,锚定区域打造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战略机遇,一汽-大众持续加大在津业务布局。目前,该基地已累计生产近90万辆整车,年产能达30万辆。今年一季度下线整车5.1万辆,同比增长2.2%,有效带动区域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产值增长与活力提升。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天津制造业重要承载地之一,经开区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吹响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号角。
截至目前,已形成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3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和医药健康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整车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99.9%;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半壁江山”;南港工业区汇集120万吨/年乙烯项目等百亿级项目,成为我市石化产业“压舱石”和主阵地。2022年经开区工业规模占滨海新区约一半,占全市四分之一。
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引领,精心谋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众多“老朋友”争相“加码”,不少“新朋友”相继落户,区域产业链条持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若用一个词来形容经开区制造业发展现状,称其“家底雄厚”毫不夸张。
经开区的“老朋友”三星系企业目前已在泰达累计投资超70亿美元,即使在过去几年经济整体下行的不利趋势下,仍对这里充满信心,3年积累投资21.5亿美元,并有三星SDI动力电池项目落地。
在区域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带动下,世界500强企业SEW集团、天津雀巢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等纷纷增资。纬湃科技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系统亚太区研发总部及中石化北化院等国家级研发转化平台等纷纷落地,投建科创研发中心成为众多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布局泰达的新方向。
正如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维所说:“经开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浓郁的智能化氛围,在这里发展我们底气十足!”
随着产业与创新优势的叠加,经开区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之能也水涨船高。截至目前,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南港工业区一北一南两个产业协同发展“最优承载地”为基础,经开区共引进京津冀协同项目2069个,累计吸引投资6671亿元。
前不久,好消息传来,经开区一季度多数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医药健康产业投资额分别增长81.6%、33.7%和21.3%;新开工3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规模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倍、5.2倍。
催人奋进的发展旋律正在这座产业新城激荡。
腾笼换鸟 现代服务业有声有色
身处互联互通新时代,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的经开区深知,立足未来实体经济离不开创新服务的增值赋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经开区开启“腾笼换鸟”战略布局,推动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
经开区素有“中国商业保理之都”的称号,如果说金融创新是这里现代服务业的金字招牌,商业保理便是这块招牌上亮眼的那颗宝石。
目前,经开区汇集了大量优质头部保理企业,央企背景保理企业占全国近二分之一,国企、500强、上市公司等背景保理企业近百家。经开区保理企业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占全国20%,天津前十大保理企业经开区占比达50%。这里已成为各优质企业落地保理公司的首选之地。
有着“东方西门子”之称的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商业保理项目成功落户;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国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一举增资20亿元,将注册资本提升至70亿元……随着一大批重量级龙头项目“增丁”不断,存量商业保理机构持续大手笔增资,金融创新实实在在赋能实体经济。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在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推动下,经开区包括商业保理在内的全域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目前,共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58家,是全市唯一且国内少数的金融全牌照区域,并形成1500亿元资产规模的商业保理生态,占全国20%;新型资管企业超1400家,管理规模超2万亿元,税收贡献近100亿元。
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现代服务业面宽量大,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等一系列政策、区位、产业优势,给予了二三产业统筹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经开区也走出了一条以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特色发展之路。
十年磨一剑,今朝见锋芒。
如今,以产业金融、平台经济、数字创意、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经开区快速成长。50余家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汇聚,互联网医疗与实体医药互融互生;以贝壳(链家)、58到家、美团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平台,以滴滴、摩拜、大众出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出行类平台加速发展,业态潜力不断释放;以抖音直播生态产业园、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经开区)等电商平台为主要载体的直播经济异军突起,2022年全年营收达19亿元……有声有色的现代服务业正为这片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崭新动能。
宜居宜业 产业新城绽放芳容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随着滨海新区首届向海乐活节开幕,经开区可谓是“人从众叕”,热闹非凡。
海河岸边震撼人心的百人交响音乐会、流光溢彩的无人机表演、光影炫目的激光秀、色彩斑斓的音乐喷泉、边逛边吃的“于响”好市、配合发放的300万元消费券……仅开幕式活动就累计吸引了30余万人齐聚。
人头攒动的活动里,急速上扬的数据中,市井间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一次在经开区找到了落脚点。
从最初3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跃升成为总规划面积达403平方公里,涵盖一区十园产业布局,集产业、创新、教育、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新城,成为美丽滨城的核心区,经开区告别单一经济功能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实现了产业、人口、城市间的良性循环。
“这是发展格局与城市定位的全面跃升。”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尤天成说,经开区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高端产业集聚地,更是一座具有人文情怀的产业新城。
4月底,耀华中学滨城学校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美丽滨城核心区“名校矩阵”即将迎来新成员。
天津茱莉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津泰达学校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建成运营,永旺、MSD、万达三大商圈形成;天津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开诊,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改扩建工程开工……
10年来,经开区持续发力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方面,区域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公共事业服务圈逐渐成形,居民幸福感不断攀升。
“津沽棒”、滨海文化中心、天津茱莉亚学院、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高铁滨海站、海河于响文化旅游区等越来越多的网红打卡地让人目不暇接。
“要把产业之特融入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宜居宜业之城,营造投资更放心、创业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发展更顺心的环境,全面增强区域承载力、吸附力和影响力。”尤天成表示。
大潮激荡,奋斗不息。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在经开区这片热土之上,一幅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