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经开区企业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康希诺生物)旗下子公司康希诺生物(上海)有限公司与北京键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键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键凯科技)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mRNA疫苗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的临床研究项目,并计划于今年内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康希诺生物和键凯科技均为天津(经开区)核酸药物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此前双方在关键材料研发及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布局等领域已建立良好合作基础。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康希诺生物mRNA技术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键凯科技在抗肿瘤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双方在mRNA疫苗治疗肿瘤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由康希诺生物建立的mRNA技术平台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该平台拥有自主设计、开发的序列优化软件,可精准获取影响稳定性的关键位点及有效提高抗原表达量的最优序列,同时,CMC(羧甲基纤维素)工艺流程简练,可有效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键凯科技常年专注于药物递送领域,在肿瘤免疫和mRNA递送等方向均有布局。其中,键凯科技研发的小分子长效抗癌创新药物——聚乙二醇伊立替康(JK1201I)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具备良好的抗肿瘤治疗应用前景。
未来,康希诺生物将依托mRNA等先进技术平台,拓展在包括传染病防治和肿瘤免疫在内的更多领域的应用,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带来更多创新、优质、可及的产品,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胶质母细胞瘤(GBM)
胶质母细胞瘤(也称为Ⅳ级星形细胞瘤)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V级胶质瘤,也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5年生存率为7.2%。该肿瘤生长迅速,恶性度高,主要位于大脑半球,也可发生在脑干、小脑半球或脊髓等部位。GBM的高度浸润性、遗传异质性和血脑屏障的保护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GBM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后进行放化疗。手术切除肿瘤后复发较快,其预后是脑胶质瘤中较差的一种。
近年来免疫疗法成为许多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脑癌(包括GBM)的治疗尚未取得突破。去年国外几项使用mRNA疫苗的小型临床试验结果似乎扭转了这一趋势,相关的研究在NIH上有所报道。同年一篇发表在J Nanobiotechnology的综述汇总了mRNA疫苗在GBM领域的应用,展示了重要的治疗潜力。
关于康希诺生物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物 06185.HK;康希诺 688185.SH),2009年在天津经开区成立,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提供预防和治疗感染类疾病的解决方案。公司现有病毒载体疫苗技术、合成疫苗技术、蛋白结构设计和VLP组装技术、mRNA技术、制剂及给药技术五大创新疫苗平台技术。目前已建立覆盖10余种适应症的多款创新疫苗产品,包括亚洲首款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曼海欣®、二价流脑结合疫苗美奈喜®、获得世卫组织认可的新冠疫苗克威莎®、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克威莎®雾优®以及亚洲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关于键凯科技
北京键凯科技有限公司(键凯科技 688356.SH)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聚乙二醇领域的新兴参与者。公司是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供应商,为多家上市PEG(聚乙二醇)化产品供应PEG衍生物。同时开发了国内第一款PEG偶联小分子药物,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键凯科技聚焦mRNA递送系统核心技术攻关,在关键脂质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对现有递送系统中关键脂质成分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实现了5种关键辅料的规模化自主制备,相关技术资料已通过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和美国FDA的原料药主文件(DMF)双重备案;同步构建了包含数十种创新结构的脂质化合物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矩阵,目前累计提交了13项专利申请,其中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