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天津日报》01版报道: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筋脉”。上下班高峰车辆排长龙、医院周边行车难进出难、旅游旺季景区周边多拥堵……这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堵点”和“痛点”,更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考题”。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年多时间编制,《滨海新区打通“断头路”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完成阶段成果,并且结合公众和管理部门诉求、项目建设的迫切性和实施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滨海新区“断头路”打通工作逐步纳入年度“民心工程”,根据年度建设计划积极推动实施。截至目前,新区已打通并通车75条“断头路”,累计完成投资约9亿元,有效缓解了百姓“急难愁盼”的出行难题。
形成“5个一公里”规划方案
据了解,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以下简称滨海分局)对新区道路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摸排,形成“断头路”台账,并通过政府网站、12345便民热线、信访、“吹哨”等信息搜集渠道,以及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座谈,实地调研以及专业技术分析等方式,建立了包含374条“断头路”的项目库,涉及天碱洞庭路、安阳桥、太湖路—泰达大街等百姓关注度较高的重要路段和节点。
“此次《规划》编制,坚持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单一交通系统向更加注重交通系统融合发展转变,不仅聚焦干支道路的‘断头路’打通,还延伸到不同交通系统接驳、区域整体交通环境提升等方面。”参与《规划》编制的滨海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交通所所长齐在磊告诉记者,《规划》形成了“5个一公里”规划方案。一是打通干线最后 “一公里”,提升道路运行效率;二是打通次支路最后 “一公里”,改善交通微循环;三是打通配套最后 “一公里”,提高土地开发价值;四是打通慢行最后 “一公里”,优化绿色出行环境;五是打通出行品质最后 “一公里”,塑造街道特色。
医院周边道路成“闭环交通”
医院周边往往是交通拥堵的高发地区。昨天上午10时左右,记者在位于天津经开区的泰达医院北侧盛达街出入口看到,就医车辆有序排队、进出顺畅。
“近年来,泰达心血管医院和泰达医院就医量逐年增加,周边地区常住人口数量也不断增长。此前,大部分就医车辆只能通过位于第三大街的医院南侧出入口进出。”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交通市政室主任李昭说,“泰达医院北侧的盛达街为城市支路。多年来,因盛达街连接北海路立交桥下的辅路空间不足等因素,导致盛达街靠近北海路一侧有250米无法通行,从而形成了‘断头路’。从医院驶出的车辆无法通过盛达街分流汇入北海路。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期,周边交通压力巨大。”
为此,基于打通次支路最后 “一公里”的目标,滨海分局与经开区管委会、区公安局等部门积极对接,制定该道路的“一路一策”具体方案,实现盛达街至北海路的“断点”打通,同时,将北海路与第三大街北进口道由6车道改为7车道。改造后,盛达街作为第三大街的辅助道路,可以同时服务就医交通和通勤交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通行压力,使医院周边道路形成“闭环交通”,有效改善了通行环境。
进出东疆双通道实现互通
道路交通是港口与城市连通的重要纽带。随着港产城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东疆临海的地理优势正逐渐转化为“亲海”的发展动能,火爆的文旅体验更是让这里汇聚四面八方来客。
以往进出东疆港区只有新港八号路一条通道,遇到节假日车流量大时,时常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为疏解新港八号路周边交通压力,提升东疆交通通行效率,去年以来,结合新港九号路贯通,积极推动东疆亚洲路(新港八号路—新港九号路)段打通。
“亚洲路是东疆港区新港八号路与新港九号路之间重要的连接道路。此前,亚洲路(新港八号路—新港九号路)段因交通需求不大,新港八号路与亚洲路交叉口未打通,导致新港八号路至新港九号路之间无法连通。”李昭表示。
随着东疆旅游人口不断增加,客运交通需求持续增大,为提升出行效率,相关部门为亚洲路量身定制方案,补齐新港八号路、新港九号路与亚洲路交叉口的相关交通设施,使进出港区的双通道实现互通,加快客货交通的有序运行,进一步满足市民到东疆观光旅游的通行需求。通行条件的改善也将助力邮轮母港经济和物流商贸、文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区域整体交通保障能力。
全部打通后通行效率提升10%
“我们针对每条‘断头路’制定‘一路一策’实施方案,以‘绣花功夫’分析其形成原因,依据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统筹安排打通建设时序,建立近中远期项目库,引导项目有序建设。”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副局长王滨表示,近期,主要聚焦打通百姓“急难愁盼”的城市关键道路和城市近期开发的重点项目交通配套,快速改善百姓出行。目前,有多条“断头路”正在建设中,包括打通干线最后 “一公里”的玉砂道连通桥项目,打通配套最后 “一公里”的花园西路、天河街等项目,改善微循环轨道接驳的漓江路、闽江北路等项目。
中期,将结合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有序打通相关“断头路”,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品质,支撑城市开发。远期,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支撑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各类交通系统间高效、有序运行为目标,对重大项目、难以实施节点等进行超前谋划。
“下一步,将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评估交通状况,把重要的交通节点、瓶颈路段、关键堵点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构建高效便捷、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王滨说,将坚持规划引领,继续完善交通发展顶层设计,聚焦关键区域,分类施策,精细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制定灵活好用的创新政策。推广智能化交通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加强协同共治,加强与住建、城管、公安和属地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快“断头路”打通,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预计“断头路”全部打通后,新区交通整体通行效率将提升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