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天津经开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天津科技大学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郑裕国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等行业权威专家参加论坛,并就行业发展新趋势、前沿创新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作专题报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校、业内机构专家,天津市科技局、工信局,天津经开区管委会,行业代表企业诺和新元、凯爱瑞、美亚药业、擎科生物、佳禾生物、安琪酵母、赤峰制药、迪赛诺、华熙生物、未名生物、君屹资本等代表200余人齐聚泰达,共同探讨合成生物技术赋能生物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思维、新路径。
论坛上,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于学军发表致辞,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展现了将基础科学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黄金赛道”。相信此次大会一定能够广纳群言,汇集众智推动生物发酵行业探索资源可循环、突破技术瓶颈、加速成果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繁荣发展。
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香花在论坛致辞,她表示,医药大健康产业是经开区的明星产业,新技术不断涌现、新赛道不断布局、新生态不断构建,呈现“高、强、优、好、广”的鲜明特点。目前,经开区拥有800多家医药及大健康企业,医药健康产业产值近700亿元,占天津市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半数以上,形成了覆盖生物医药、化学药、中药、医药研发外包、食品、农业动保、化妆品等多个门类的产业体系。今年,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布局“一核一园”的生物制造先导区,天津经开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产业载体园区,将着力打造天津“生物经济产业园”。天津经开区将借此次论坛举办的契机,瞄准医药健康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实施聚焦战略,依托经开区诺和诺德、康希诺、凯莱英、优诺金等企业聚集的医药产业圈,以及诺维信、华熙生物、修正、嘉氏堂等企业形成的大健康产业圈,发挥天津科技大学、工生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聚集的技术及人才优势,借助已形成的研发-小试、中试-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资源,引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全面打造生物制造基地,构建特色鲜明的生物经济园区矩阵。
为期一整天的论坛,共呈现了13个高质量的行业报告,为与会嘉宾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此次论坛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郑裕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围绕合成生物学在食品原料、药物原料、化妆品原料的研究与应用分别做主题报告,分享合成生物学最新前沿进展和成果。
陈坚院士在《合成生物学与未来食品》报告中指出,未来食品以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技术基础,通过生物、IT和食品技术融合来实现产业化,从而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未来食品将变革食品蛋白的制造模式、提高蛋白制造效率、实现高质量的供给,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地球生态质量。生物制造是实现一切的主要途径,而合成生物学技术以及精准发酵则是实现生物制造的关键。他还详细介绍了替代蛋白、功能配料、营养品、功能糖甜味剂等产品的具体情况。
郑裕国院士在《合成生物学到生物制造—构建细胞到大规模生产物质》报告中指出,合成生物学是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从合成生物学走向生物制造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是合成生物学最终的目标。生物制造作为一场新型的“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物质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制造过程、产品性质的重大革新,最终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他还详细介绍了高丝氨酸衍生物细胞工厂构建到大规模生产、维生素B5的迭代创新和发展、γ-氨基丁酸衍生物生物制造的具体情况。
元英进院士在《合成生物学及应用》报告中指出,合成生物学是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并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情况。他对在酵母基因组设计合成、基因组DNA合成的应用方面的分析、研究及成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
在圆桌讨论环节,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代表围绕合成生物学原料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展开激烈讨论与交流。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论坛内容充实,干货满满,大家通过论坛对合成生物学在食品原料、药物原料、化妆品原料的研究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