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此后经年,从茫茫无际的盐碱荒滩到国际一流产业新城,一代代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泰达人,在这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热土上,不断掀起改革创新的浪潮,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开创了诸多改革开放史上的先河,探索贡献了众多制度创新的范例。天津经开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缩影,谱写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之一。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在建区40周年之际,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天津新闻广播合作推出《四秩芳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栏目,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以文字与声音定格一个个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泰达瞬间”,向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致敬,向每一位为泰达发展做贡献的开拓者致敬。
40年前,这片土地上只有一种产品——长芦海晶盐;
40年前,这片土地上只有一种交通工具——摇摇摆摆的泊盐船;
40年前,这片土地上只有一种声音——盐工们凄凉的号子声;
40年前,这里汪着一尺多深的盐水,没有房屋,没有道路,没有生活设施,甚至连人迹也很少看到,放眼望去,一片汪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便在这片盐碱荒滩上启航。
1984年4月16日,天津市成立开发区筹建方案组。摆在筹建方案组面前亟需研究的问题是,天津在哪里建开发区?怎么建?开发区的具体筹备工作从哪里开始?
地理、交通、道路、和港口的关系、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气候、空气采样、城市依托……通过综合考量和紧张勘测,5个选址方案摆在了筹建方案组的面前,在对五个方案的经济、技术、自然情况等利弊逐一分析、论证后,在这场“五选一”的竞争中,塘沽盐场三分场方案最终胜出,成为最佳方案。
▲天津开发区始建时的原始地貌
▲1984年6月18日,宋平同志到原塘沽盐场三分场考察天津开发区选址,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昭若汇报开发区规划方案。
▲1984年7月4日,天津市委第一书记陈伟达,天津市长李瑞环等领导听取天津开发区方案汇报,并对选址和规划作出重要指示。
1984年7月26日,中共天津市委召开中共天津市委第22次常委会议,同意天津开发区选址在塘沽盐场三分场。
1984年8月6号,市委正式批准成立开发区管委会。刚成立不久的管委会很快就面临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验:11月15号国务委员谷牧将率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和有关部委领导莅临塘沽盐场三分场,视察天津开发区的选址现场。听到这一消息,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这是对选址工作的最后敲定,成与不成,决定着天津开发区的命运。
当时的塘沽盐场三分场还有4.2平方公里的地面被卤水覆盖着,距中央来人视察只有30天了。时间紧迫,管委会决定,必须要在谷牧一行到达之前,把全部卤水排掉,露出区址的土形地貌,给视察领导一个直观的印象。
可是,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把所有卤水排掉,谈何容易。老开发们为能够尽快拿出一个科学的排水方案,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蹚着没膝深的海水,用5天的时间对整个盐场三分场进行了一遍梳理。脚扎破了,海水浸泡双腿,每走一步都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晚上,还要走访老盐工,听取他们的建议。经过多方考究,最终确定排水方案。
1984年10月21号上午,盐碱池排水工作开始了。施工人员日夜奋战,排水泵24小时隆隆地运转,他们凭着“下面两条腿,上面一张嘴,中间一股不服输的气儿”,仅用20天的时间,完成了4.2平方公里盐滩上卤水排放干净的艰巨任务。
▲1984年11月15日,谷牧同志亲临开发区选址现场。
198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倪志福、国务委员谷牧先后到天津开发区选址处进行考察,肯定了天津开发区选址和建设方案,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天津开发区动工建设。11月15日,谷牧率队驱车抵达塘沽盐场三分场时,望着一马平川的处女地,高兴地点头说:“真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呵!”
▲1984年12月6日,国函字172号文件《关于天津市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报告的批复》。
▲1984年12月6日,天津日报《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拉开序幕》。
▲1984年12月14日,天津日报《发挥沿海城市优势 扎实搞好对外开放》。
1984年12月6日,国务院对《关于天津市贯彻中央十三号文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报告》作出批复:“同意天津市在原塘沽盐场三分场兴办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地域位置东起海防路,西至京山线,南到计划修建的高速公路,北靠北塘镇,总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这标志着天津开发区的诞生,12月6日被定为开发区“区庆日”。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中,打下定线桩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象征着泰达人对这片土地的承诺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1984年的天津开发区,是一片荒凉的盐碱滩,也是一片崭新的土地。那时候,常常看到这样一群人,在盐田、卤池、沟渠里,穿着一种被称为“皮杈”的胶皮裤,手拖肩扛着沉重的仪器,在盐场上穿梭……这就是开发区的第一批测绘人。
▲1984年,勘测人员在原塘沽盐场三分场进行天津开发区起动工程测绘
为尽快拉开建设局面,他们抢时间、赶进度,马不停蹄,用一根根“定线桩”,标记出天津开发区的灿烂图景!
1984年7月4日,打下开发区“第一桩”——选址测绘桩,标志着开发区建设将拉开序幕。
1984年10月16日上午10:30,打下开发区第二根“第一桩”——定线桩,标志着开发区“填基”从此开始。它也是起步区工程道路定线桩,开发区的第一条路(今天的建材路)也在此基础上修建。这条路,不仅是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更是泰达发展的历史见证。
1985年5月10日,打下开发区第三根“第一桩”——首家外资企业丹华自行车公司拔地建厂桩位。丹华是在开发区落户的首家外资企业。
为了便于直接组织、指挥开发区建设,也让国外投资者更直观地认识开发区,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决定在“塘沽区四号路新港桥东”盖一处临时办公用房。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小平房中,诞生了天津开发区的若干重大决策,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若干个第一。在这里,老开发们推动着开发区总体建设进程,频繁地接待外宾,多次迎接中央领导的视察调研、汇报工作……许多外商看到这样简陋的办公室和接待场所,又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都不无感慨地说:“我愿意和艰苦创业的人合作共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特有的朴实无华的风姿、坚定宽阔的胸膛,迎接着五洲宾朋客商。恶劣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挑战,没有阻挡泰达人的步伐。他们用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书写着泰达的历史。原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视察开发区时讲:“你们这里没有金碧辉煌,有的是艰苦创业的热情,所以你们天津开发区起步晚,跑得快。”
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下,励精图大业的泰达速度发动了引擎,壮志建新城的泰达精神初露端倪。
1985年10月,成立不到一年的开发区还是一片荒凉,一年内保证20家企业投产,这无疑是一场硬仗。为确保完成任务,1986年7月11日,管委会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生产组、土建组、能源组、综合组,所有成员全部现场办公,在最短的时间内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临时指挥部办公地点就设在工业区1号厂房中间的连接小二楼,当时被称作“开发区三条石”。
雨里、雪里,寒风中、骄阳下,哪里有建设施工现场,哪里就有现场指挥部的人。一个招呼,他们便救火般以最快速度赶到,解决矛盾在现场,指挥协调在现场。晚上少不了的协调会,一开便到凌晨一两点,更是家常便饭。
▲1986年4月,哈娜好公司厂房施工现场。
▲1986年规划建设的标准厂房及部分外资企业远景。
当时,开发区条件艰苦,没有车,没有暖气、空调,泰达人凭着一股“韧劲”和“闯劲”,不断刷新泰达速度。
嘉泰陶瓷是当年最大的工程,需要修建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同时安装800多台(套)进口专用设备,从施工到投产只用了8个月;中日合资的哈娜好医材公司赶上冬季施工,现场指挥部提出采用混凝土蒸汽养护法,解决了防冻的难题,仅7个月完成施工;中德合资威娜化妆品公司准备建厂,开发区不到8个月便为他们建好了厂房......
至1985年底,仅仅一年时间,天津开发区就与21个内外资项目签订了合同,到1986年底,又用了一年时间,开发区就确保了20家企业如期顺利投产,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40年来,在这片盐碱地上,天津开发区还探索出了滚动开发、划片开发的模式,实施了1-2-3策略、总结出了可向全国复制的“三为主”发展方针、率先实施了法治立区……
如今的泰达,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厂房赫然矗立、一台台智能机械设备高速运转......已从昔日的盐碱荒滩蝶变为国际一流产业新城,泰达用40年的奋斗完美诠释了“变万古荒滩为永久税源”的壮志,用40年的顽强拼搏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