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天津经开区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部署了2025年工作任务。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出席会议并讲话。天津经开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各部门、各机构、各企业、各驻区单位及各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参加。
回首2024
会议指出,2024年,天津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和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部署,做实“三量”、促进“三新”,感恩奋进、难中求成,以一系列优异成绩庆祝建区40周年。
发展质效有力提升
2024年,天津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1亿元,增速达到5.8%,超过全国0.8个百分点、天津市0.7个百分点、滨海新区0.3个百分点,对新区增长的贡献率达35%,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变“跟跑”为“领跑”,持续为全市发展大局“添秤”。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2%、税收增长9.3%,连续两年高位增长,税收占比93.6%。固投总量超过500亿元,在高基数前提下增长2.9%,占全市比重由5年前不到8%稳步提升至10%以上,产业固投占比71.3%,潜力后劲不断蓄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0.7%、高技术制造业占比31.2%,均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左右。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增长10%,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长15.7%,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
产业底盘持续夯实
2024年新增项目1294个,投资总额851亿元,其中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68个,新和成、长城汽车DE新平台、津潍宿高铁等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诺和诺德无菌厂等9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大乙烯等50个重点项目完工或投产,渤化二期等100余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落地京津冀协同项目338个,协议投资额2022亿元,其中央企项目25个,国家管网系列项目、国能焦煤、中石油保税燃料油、新兴际华研究院等二三级总部纷纷落户。
创新动能显著增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95家,科技领军企业、瞪羚企业数量位列全市第一,10家企业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全市近1/3,新增数量及占比均创历年新高,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281家,创新主体不断增长;全年R&D经费投入突破百亿,列全市首位,新增“三心一室”13家,省部级研发机构总量达190家,膜天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深之蓝、泰达洁净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二期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M0新型产业用地一期主体完工,华熙生物、中石化北化院等一批中试转化平台建成投用,创新载体不断丰富。
盘活化债成效突出
围绕资本促活,成功发行全市首单公募REITs,落地实施全市目前唯一的产业园区PPP项目,与AMC深度合作有效盘活不良债权。围绕项目带活,实现闲置地块再利用,满足大冢饮料、SEW等增资扩产需求。国家管网系列项目去化楼宇近6万平方米。围绕科创增活,为原科技发展中心载体注入新动能,打造京津冀智能医药园,入驻企业首年达到20家。南港科创中心初具形象,功能日益完善。围绕牌照激活,引入京东战略投资捷信消费金融,成功盘活消费金融这一稀缺牌照资源。全年盘活资产面积118.95万平方米,其中区属国企盘活91.95万平方米,实现收益22.15亿元。聚焦全口径债务化解,暂付款清理三年任务两年结清,占全市1/4的年度隐债化解任务超额完成,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新设经开国投公司并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构建五大区属一级企业全新架构,国企营收177亿元,同比增幅13.22%。打造全新基金体系,经开科创母基金、天使基金正式成立,全市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成功落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能力不断增强;诺和诺德成功引入生物药分段生产模式,率先获批北方国际航运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资质,开展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运行良好,自贸制度创新23项经验案例在全国或天津市复制推广,与阿联酋中国创新中心开展合作,澳大利亚博满集团中国总部落地于响片区,开放新高地活力持续迸发。
“滨城”核心地位凸显
2024年,耀华中学滨城学校、泰达岳阳道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津泰达学校等名校建成投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技楼投入试运行,海河慢行环线实现贯通,安阳桥、于新桥“两桥”正式复工;泰达汽车论坛、商业保理峰会、民营石化大会等重磅活动影响广泛,中超足球联赛、端午龙舟赛、茱莉亚户外音乐节等活动接续不断,累计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于响片区人流、物流、商流持续提升;塘沽南站、时尚广场等更新片区高质量推进,空间布局不断完善。
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2024年,天津经开区成立了全国首个“迎商中心”,打造多功能涉企服务综合体;全市首例“海陆挂牌联合出让”落地实施,审批时间压减4个月;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启动,发布全国首个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天津市首个核酸药物产业专利导航。全年绿色环境持续提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3天,同比增加37天。南港工业区被认定为“节水型工业园”,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园区水效领跑者”。同时,天津经开区率先发布ESG报告,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生态效益评价的工业园区。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024年,天津经开区积极引领党员干部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胜利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机关党组织“第一方阵”作用凸显,国企党建“一支部一品牌”载体创建扎实推进,两新党建“驻企服务”“党建直通车”服务机制深入人心;深入实施干部队伍铁军打造工程,“野战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有你泰好”品牌服务、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三个一”工作法等4项经验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标杆示范作用凸显;高质量完成多轮巡察任务,深化国有企业“派驻+监督中心”建设,有效健全基层监督体系。
会议指出,2024年,天津经开区知重负重、扛压前行,争气争先、难中求成,应对多重挑战、实现多元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核心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现代化泰达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攻坚突破。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功能的关系,先立后破解决难题,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整体效能。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强化综合施策,形成协同效应。必须坚持实干为先,全面善作善成。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将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图”,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施工图”、落地开花的“实景图”。必须坚持团结奋进,锤炼优良作风。上下同欲者胜,团结出战斗力,只有以担当精神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为“可能”、尽“所能”,就会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展望2025年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天津经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和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落实“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推进“三新”发展,扎实做好“三量”共进,按照“1233445”的发展思路,保持“现代化泰达,奋斗每一天”的姿态,努力为全市和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工作将重点围绕“八个力”展开。
一、稳住基本盘,夯实经济支撑力
树立“稳”的强大信心,把握“稳”的有利机遇,筑牢“稳”的坚实基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突出效果导向,用好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两重”政策及“经开区+自创区+自贸区+金创区+科创区”功能叠加优势,全力稳工业,全力稳投资,全力稳预期,着力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强化企业针对性服务,解决企业难题,讲好泰达故事,唱响“赢在泰达”好声音,真正把战略机遇转化为经开区发展的实际生产力。
二、塑造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加快产业焕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汽车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要聚焦转型升级、拓展场景、提高能级、拓宽赛道,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要不断完善绿色制造梯度培育,强化绿色管理新导向,塑造绿色示范新标杆,争取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要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孪生+产业”示范应用,构建数字产业发展生态,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形成更多技术突破。
三、系统谋改革,释放内生原动力
继续深化招商模式改革、内部管理改革以及要素供给改革,不断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集中力量招大商,构建“专业招商+国企招商+职能招商”的全员招商新模式,打造狼性“野战军”,吸引更多重量级项目。要突出重点推进国企改革,扎实开展新一轮法定机构改革,推进“扁平化”改革,更大力度推动资产盘活,促进国企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强化高质量发展考核导向,构建职能最清、层级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质效最高的管理服务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向土地要空间、向能源要保障、向数据要价值,以大力度改革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四、全面扩开放,激发区域新活力
着力推进外资提质增效、促进外贸多元发展、加快开放制度创新,要大力挖存量,积极“促增量”,广泛“拓渠道”,做强服务贸易、做优数字贸易、做实港口贸易、拓展中间品贸易、强化贸易服务,不断深入实施自贸提升战略,加大产业赋能力度,提升综保区发展能级,加快适应开放新形势,充分发挥区域基础优势和资源禀赋,引导鼓励更多龙头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结算中心、销售中心、投资性公司等功能性机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培育服务贸易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企业技术出海,形成贸易新引擎,积极融入“跨境电商+产业带(园)”行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扩大开放上形成新亮点、实现新突破。
五、积极促创新,形成未来竞争力
要壮大科创主体实力、提升创新载体水平、完善创新生态体系,鼓励企业建设“三心一室”,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布局高等级研发机构,通过实施“护航计划”“攀高计划”,力争年内高企总量达1230家,年内新增区级及以上孵化机构2家,全年新增1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用好中石化北化院等八家国家级研发转化平台,推动南港科创中心建成投用,积极争取纳入“天开园”分园,瞄准构建“概念验证+超前孵化+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模式,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平台,依托超算中心等企业新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引导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六、融入大协同,提高区域吸引力
深入推进创新协同、持续加强产业协作、不断深化服务协作,密切与首都科创资源合作,搭建首都科创成果就近转移转化平台,深化与北京中关村、怀柔科学城合作,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实现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至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推动科技园完成扩区,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生产力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参与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与京冀互为资源、互为市场,把握央企改革动向,完善央企落地要素保障机制,推动更多央企板块落地,充分发挥逸仙智创园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和中转驿站作用,积极融入“通武廊”区域合作,推动协同发展工作关口前移。用好京津冀政务互通互办等机制,增强北京项目落户积极性。
七、高标抓环境,强化综合保障力
完善“四核”城市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构建坚实安全和谐稳定环境,要用好于响“站产城”融合优势,打造特色主题楼宇,引入高品质专业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加速京东Mall等优质商业载体开业运营,大力发展首发首店经济,充分发掘海河下游近现代历史资源文旅价值,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加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城市更新与存量盘活,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优化城市绿色生态。要以泰达迎商中心为切口,构建赋能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的“政企协研产金”服务新生态,在“拿地即开工”基础上推动“协议即进场”模式创新,打造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要完善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积极打造“大安全”格局。 八坚持高站位,增强党建引领力
八、坚持高站位,增强党建引领力
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和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围绕主导产业抓党建,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持之以恒锤炼过硬作风,深入实施干部队伍铁军打造工程,标准要高、效率要快、能力要强、作风要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完善纪律教育机制,加强清廉泰达建设,做深做实基层监督工作站,以高质量纪检监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会上,天津经开区对2023年度百强企业、2023年度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30强企业、2024年度特别贡献企业以及15名2024年度记功人员进行表彰。
诺和诺德、北京燃气、思腾合力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愿与天津经开区共奋斗、创辉煌,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促进局、政务服务办、泰达南港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管委会部门代表发言,表示将对照2025年工作计划紧抓落实、奋勇争先,继续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辉煌。
2025年,天津经开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靠作风吃饭,拿数据说话,凭实绩交账,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善作善成、再立新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泰达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