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其他信息

滨海新区首例 | 泰达医院机器人“主刀”手术,硬核科技拯救生命

发布日期:2025-02-28 09:04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近日,天津市泰达医院(以下简称泰达医院)成功实施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手术,标志着医疗技术迈入新纪元。通过“手术机器人定位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脑干出血的危重患者,用科技力量为智慧医疗注入新动能。

病情危重

机器人辅助挽救生命

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因突发意识丧失1.5小时,被紧急送往泰达医院。入院时,患者血压高达210/103mmHg,神志昏迷,呼吸微弱。头部CT检查显示脑干出血,病情极其危重,随时可能因呼吸暂停导致脑功能不可逆损伤。

image.png

与此同时,脑干出血位置极深,手术路径遥远,常规开颅手术创伤较大,难度风险极高,也可能加重患者神经组织损伤。此外,开颅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身体功能状态要求较高。

为挽救患者生命,同时改善患者功能预后,泰达医院神经外科立即为患者进行了机器人脑干血肿穿刺抽吸术。专家团队迅速制定手术计划,手术前应用计算机进行精确的手术路径设计,避开重要神经功能区及血管,以最小的创伤及路径,达到彻底清除血肿的目的。

在机器人导航定位下,一根长约10cm引流管的头端精确放置于脑干出血的中心位置,并抽出2ml颅内血肿,减轻了血肿对脑干组织的压迫及损伤。

image.png

经过引流管的持续抽吸及引流,仅仅经过36个小时,患者颅内血肿被大部分清除。随后复查CT,可见血肿基本消失。术后第三天,患者已可自动睁眼,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

image.png

科技赋能

泰达医院创新医疗技术

该手术顺利完成,挽救了患者生命。同时,该手术也极大减少了手术时间,把以往需要4-6小时的开颅手术时间,缩短到1小时左右,减少了长时间手术对于患者其他功能器官的影响。

据了解,脑干出血是神经外科风险最高、症状最重、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害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往往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多数预后不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术机器人应运而生。泰达医院本次采用的机器人脑干血肿穿刺抽吸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准、路径合理、创伤微小、耗时短暂等优势,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脑干出血的最为有效治疗方法,将会让更多的脑出血患者受益,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泰达医院此次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不仅是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是科技赋能智慧医疗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患者将受益于精准、高效的机器人手术,重获健康与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