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由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德国卡尔·杜伊斯堡中心共同主办的“欧洲企业天津行——走进泰达”暨产业对接会在天津经开区宝信大厦举办。此次活动共邀请中德双方共70余名企业家参加,围绕加强中外企业的产业转移、技术合作、市场对接和出海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香花在致辞中诚挚表示,天津与德国的合作源远流长,截至目前,德国在津投资企业已达481家。大众汽车、SEW集团(赛威)、舍弗勒集团、巴斯夫聚氨酯等一大批知名德企先后落户经开区并取得显著成果。天津经开区将继续依托区域各类要素资源,构建覆盖机器人、化工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生态,支持德国企业与泰达企业在跨区域协同与细分领域上取得技术突破。
会议期间,外宾代表前德国地铁集团常务董事、德国工商联合会成员克里斯托夫·马丁·雷尼克表示,“欧洲企业中国行”活动旨在为德国家族企业寻找技术、产能、市场等领域的合作伙伴。“欧洲企业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裴秀向参会嘉宾分析了中欧中小企业的合作前景与路径,并作主题演讲。
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区域产业环境和营商环境情况。来自德国检验检测领域、纳米技术领域、AV链接技术领域、IT编程技术领域的IQAS、Nascit、LINDY和Benecke systeme等企业代表进行项目路演,德国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与凡世工业服务公司发表出海服务主题演讲。同时,落户泰达且深耕中国市场的德企SEW分享了在中国的发展经验,中航百慕展示了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
同时,中国北方(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与德国卡尔·杜伊斯堡中心共同创建的泰达德国服务站暨中德赋能(天津·泰达)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将在促进中德技术标准互认,加速德国产业技术在中国市场实现产业化应用进行深入合作。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会秘书长姚远发布了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发展倡议书。
会后,代表团一行还实地参观了SEW工厂、中国北方(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与区域重点企业及机构进行一对一座谈。德国企业代表表示,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经开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成熟的产业集群配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德国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在中国实现产业转移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中方企业代表则表示,本次活动为为本土企业跨境出海提供了新路径。
德国卡尔·杜伊斯堡中心
德国卡尔·杜伊斯堡中心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国家外专局于1999 年首批官方认证的跨境交流机构。中心致力于推动欧洲企业在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与中国的合作,近年来先后在全国多地成功组织了多次“欧洲企业中国行”活动。
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会
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会由天津市工信局指导成立,是一家以服务企业、政府及用户、促进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行业发展为宗旨的行业协会。协会目前拥有超200家京津冀地区的会员单位,涵盖高端装备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产品经销、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协会每年举办各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题会议及活动,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各相关企业和用户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