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津经开区深入落实党中央、天津市、滨海新区“全力争取一季度开门红”系列部署要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全力做好“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一季度,天津经开区经济运行延续向上向好态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8.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增速高于全国66.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亿元,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11.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分别提升0.2、68.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延续去年的两位数增长态势。
一季度,经开区工业“稳增长”工作动手早、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45.1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快于去年全年1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全国1个百分点。特别是一季度经开区工业贡献了全市48%、滨海新区71%的产值增量,主支撑、主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个百分点。汽车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3.8%,区域内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三家整车企业一季度产量16.5万辆,同比增长26%,增速快于全国14个百分点。化工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0.6%,主要化工材料乙烯产量同比增长49.8%,占全国总产量的8.6%,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南港大乙烯、中石化催化剂等12个新投产重点项目发挥有力拉动作用。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
外资到位额1.96亿美元,产业项目内资到位额200.1亿元。50亿级的京东消费金融、30亿级的SEW二期等38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66.4亿元;山河光电、曼德电子、中海油新材料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诺和诺德、渤化二期、洁美电子等新项目,长城、一汽大众、三星电机等技改项目加速推进;立邦涂料、中石化润滑油、德高化成芯片封装、北化院单中心催化剂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四个一批”接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2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6%。科研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8.3%;交通运输业营收增长11.4%。高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减变速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仪器设备等产量分别增长17.2%、31.7%、33.1%和1.6倍。科技创新成果显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首次突破100家,创历史新高;区内企业飞旋科技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专项获批;微纳芯科技拟获批登陆新三板。区域新增首次就业1万人,占新区比例超过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