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视察,对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两年以来,滨海—中关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疏解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了有力探索,实现了多方面的跃升发展。
持续深化改革 释放发展活力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时提出“要深化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2019年10月,按照滨海新区法定机构改革方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划归天津经开区,完成法定机构改革。经开区聚焦科技园主责主业,通过竞聘选贤任能,将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干事创业的一线,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年轻、学历更高、素质更全面、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为推动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020年10月,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深化园区改革要求,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经开区科技局、泰达产发集团科工园公司迁至科技园,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协同办公,形成强大合力,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同时,选派经开区优秀年轻中层干部充实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领导班子,强化锐意进取、改革攻坚的“勇气”和“闯劲”,切实将改革创新落到实处,将法定机构改革成果内化为推动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经开区确立了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心商务片区、南港工业区作为“三大主战场”的发展思路,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科技园初步完成“1+2”(空间规划、战略规划、产业规划)规划,打造有利于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园区实施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的统筹能力。
强化创新引领 增强创新动能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切实做好新动能引育工作,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致力于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帮助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明确自主创新主攻方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园区累计注册企业突破2000家,北京蓝星清洗总部、天津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华为智慧城市创新中心、菲尔茨智能科技、轻松筹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科技园,形成了一批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集群。2020年,预计科技园累计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9年的12家增加到35家,同比增长192%;国家科技中小企业由2019年的19家增加到65家,同比增长242%;雏鹰企业由2019年的7家增加到57家,同比增长714%。
提升创新载体孵化水平。2019年,园区仅1家市级众创空间;今年新增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创百联众创空间、中关村雨林空间和滨海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中心4家市级众创空间,新增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1家市级孵化器,市级以上双创载体达到6家。园区吸引海外人才、聚集高新技术项目,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离岸人才基地通过驻英、驻法工作站为支点,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落地项目26个。园区与天津科技大学达成共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的协议,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入对接,建立天津大学校友之间,积极探索校地合作。
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应用。园区企业威努特被评为“中国十大网络安全新兴企业”和新基建产业独角兽百强企业;科芯农业《人工智能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在第七届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银奖;菲尔茨智能科技获得2020中国建材服务业100强、中国水泥设备智能服务企业10强;赛优医药科技入选天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认定清单。飞图同辉的网数集群对讲机技术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应用;卡雷尔机器人最新技术成果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重点推介并全程提供智能机器人应用。
升级服务水平 提档功能配套
在人才服务方面,今年以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与市区两级多部门联合组织京津冀百家企业云上交流会、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暨新政细则发布会、首届“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创业大赛启动仪式、第二届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发展论坛、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第六届中欧生命科学论坛项目对接会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促进产业对接交流合作。
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方面,作为“天津市专利试点园区”,滨海中关村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与坐落在园区的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与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一起,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和企业服务联动起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滨海新区中医医院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北塘国际学校预计2022年招生。滨海新区Z2线、Z4线地铁加速建设,建成后将在滨海—中关村换乘。开通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至滨海新区核心区免费摆渡车,打通“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最后十公里。园区内商务酒店、知名快餐、高端餐饮、商业配套日趋完善,为“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完善政策支持 强化协调联动
2020年2月,蓝星清洗与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整体搬迁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夏斌说,这里给了京津冀企业一片成长和创新的沃土,也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区域。让王夏斌和他的研发团队真正找到“归属感”的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相关政策红利。
近两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深化“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围绕市发改委《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措施》和新区发改委出台的实施细则,发挥“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鲲鹏计划”政策叠加优势。新政对符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发展定位的北京转移来津项目认定、投融资扶持,职工落户、购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出较强突破。
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完成北京转移项目(企业)认定31家,完成职工认定200人,完成购房认定135人。两年来科技园吸引各类人才1500余人,就业人员达到5000多人,百余名企业高端人才获得人才补贴百万元,15名企业家被评为2019年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滨海新区“优秀企业家”。
协同联动北京中关村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领域的交通一体化正逐步成为现实,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位于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京津高速直达科技园,天津机场接入京滨城际、Z2、Z4线加速建设,未来将在科技园实现交汇。自2018年2月起,京牌照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在津早晩高峰不限行。2020年5月,天津市发布《天津市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允许持有效本市居住证的京、冀户籍人员参加个人竞价。交通环境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人才、技术、资本在京津冀三地之间自由流动,实现京津冀三地互联互通和优化配置。
此外,2020年9月7日起,天津市62家定点医疗机构完成京津冀门诊联网直接结算测试并顺利上线运行,进一步扩大了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直接结算医院范围。在做好产业承接的同时做好人的承接,让京津冀企业员工没有后顾之忧。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面向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央企项目产业布局需求,正在推进的科技园“1+2”规划进一步明晰科技园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推动高新技术项目转化和产业化。与北京中关村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开展联合招商引资活动,从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极导入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协同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向科技园聚集。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点,持续提升科技企业服务效能,打造要素齐备的“类中关村生态体系”,使科技园成为高科技研发、孵化的承载沃土。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在接链、补链到固链、强链上下功夫,促进人才链、创新链、金融链、产业链“四链融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形成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样板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