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专栏 > 政策解读

越是减税降费,越要花钱问效——专家建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发布日期:2019-06-02 21:37 来源:新华社
字号: |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题:越是减税降费,越要花钱问效——专家建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新华社记者韩洁、申铖

在今年我国推出近2万亿元规模减税降费举措背景下,如何既切实减轻实体经济和个人负担,又能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缓解收支压力,成为当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中国财政绩效报告(2019)--地方经验》显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多位财税专家表示,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一大表现就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支出力度,但面对各级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我国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花钱效益,坚持有保有压,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把有限的资金花好用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去年9月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旨在破解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提出我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文光说,近年来,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地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已经摸索和建立起相对较为完善的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这些地方经验探索是我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落实与推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中心主任王泽彩表示,我国包括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算绩效评价在内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正在深入有序推进,但仍存在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评价指标不能覆盖所有预算资金等问题。

“我国财政支出的总体格局中,地方支出占大头,加上转移支付,地方支出能占全国支出比重超过八成。地方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央地方联动、地方先行先试的改革路径,全过程绩效理念和管理机制也在逐步形成,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成为政府治理体系重塑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石英华说。

专家表示,我国现行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定资金规模以上的项目支出,而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部分资金仍未纳入绩效管理。

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重收入轻支出、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执行等问题,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要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正由以往的赤字规模和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这意味着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将受到更多关注,通过“无死角”监管确保政府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王泽彩建议,下一步亟须加快预算绩效相关立法,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体系,推动提高财政绩效管理水平,科学设定绩效指标体系,并积极培育独立的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总结更多地方实践经验,推动全面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